大家好,今天是周末聊一聊日更。目前为止,10天写作共读营已经进行一半了,感觉学习气氛还可以,只不过可能是周末的原因,我这两天有点儿松懈。
尤其昨天暂停对公共娱乐一天,只能看看那些正能量的新闻。在凌晨的时候上王者把周六的日常任务完成,今天早上过了5点又做了当日的日常任务,我可真“用功”。如果当初学习这么用功的话,估计我的北大学历就不是自考了。
闲言少叙,先说正题。
一、认知误区
1、写作是为了赚钱。很多平台和个人做的一些微课和线上教育都用写作变现来当噱头,吸引一些写作小白玩家来投资学习,并且保证他们可以通过写作变现赚多少多少钱。
然而,我想说:写作变现是写作的终极目标。真正靠写作当主业的人,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水平都什么样,可以自行考察一下。那是相当艰苦!
就好比现在很多娱乐圈的音乐人还得兼职去拍个戏,演个电影,当个主持和评委一样。只靠唱歌的话,他们能饿死!专辑的版权费不是所有的商家和个人都会主动交纳,有的甚至你主动去要了,人家也不一定给,还给你一顿损。
所以靠专辑大火和热卖,只能有利于你的个人品牌,但是并不一定能给你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这还只是个人,如果是一个乐队就更操蛋了(请原谅我用了这个不雅的词汇,我觉得它很适合)!
那么我们学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前期学习写作就是自己身体和自己心灵的一次深度对话,让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的释放。
刘主编写过一本书,就是各种负面情绪的人通过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悲苦完全释放,重新振作的案例。
写作是一场修行,它可以让你反省自己、认清自我。
2、只要多写、多练就能写好。过去好像有这种说法,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你不必太在意一开始写的如何,只要多写多练就行了。努力就会写出好文章!
我记得很多书籍上都说过:如果你的方向是错误的,你越努力、离成功就越远。
所以,不是努力写就能把写作学习好。要有量身定制的方法来指导你才行!
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和方式都不一样,基础也可能不一样。这就像长跑运动一样,我初次开始跑步,起步的配速就是六分二十秒跑一公里,一口气可以跑三公里左右。但是有很多初学者起步就可以跑进四、五分钟每公里,一口气跑十公里;也有更多的人每公里跑七、八分钟,甚至九分开外,一口气跑一公里就喘的不行。
对于不同的跑者,如果用的方法都一样,统一放到操场上,用扩音器对大家喊一句:你们努力练习,会有进步的!
大家开始跑,结果本身底子好的人跑的飞快,看到自己在所有人的前列,便放松了要求,反到跑慢了。而那些起步低的跑者们,发现无论如何努力也看不到优秀跑者们的尾灯,干脆放弃。
写作也是如此,不否认努力写会有进步,但是效率太低。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和套路才能进步的更快!
3、写作需要天赋和灵感。这点我就不想说太多了,我之前在千聊直播分享的时候说过,在我小学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认可写作来源于灵感和天赋。但是对于现在的笔者,写作早就告别了仅靠灵感和天赋才能达成的时代了。否则你无法解释全球一天之内就能上市几百本新书的现象!
那么写作靠什么?如果不追求那么专业的话,写作可以通过搜索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素材来进行,比如回忆、经历、过去的笔记和日记等。
如果你想追求的更专业一点儿的话,可以摸索着给写作建立一个合理的框架,比如最传统的“总分总”形式等。
二、差距误区
日更的字数过多了,后面我要讲的省略一些。
差距误区就是指写作小白心中给自己与写作大牛之间定义的差距。他们害怕写作,非常在意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写作水平差距。
其实写作最初就是写给自己的,总结自己的心情、生活、感悟、情绪和交际,然后才是对外界的一些评论和学术上的研究、分享、传授等。
实在不行,你可以自嗨,虽然不鼓励,但是同是写作,又有什么关系呢?接纳自我,提高自信,总结经验,提炼核心。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适当降低自己的写作预期,效果也不错,心情也不错。从短分享开始练习,一步步提高,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总结能力,不是挺好么。
明天我们继续来说“关于写作的三大思维”,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