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难”与“易”

“难”与“易”

作者: 奔跑的鳄鱼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21:28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晚清到民国段历史的一些掌故,有些与以前不一样的领悟,那就是做事情该从“难”处入手还是从“易”处入手这个问题。

现在看晚清这段历史,大概有这么几股势力在角逐:维护传统派,这些人对旧的文化旧的体制很是迷恋,希望这个国家按照旧的轨道走下去,他们不接受西方文化,不承认西方比我们更先进,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应该是倭仁,我们可以称之为守旧派;维新改良派,这些人对旧的文化也很迷恋,不过他们也认识到科技的力量,这些人希望对皇权体制进行某种改良,他们的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派别的人物很多,比如说李鸿章,大清著名的“裱糊匠”;还有就是革命党人,他们觉得旧的皇权体制是社会进步的阻碍,必须把皇权体制推翻,建立新的架构,代表人物当然是孙先生。

现在回望历史,这三派的角逐结果已经很明朗,最早出局的当然是守旧派,接着就是维新派,是革命党人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清国犹如一幢旧房子,已经是岌岌可危。守旧派说不要紧,这房子已经屹立几千年了,根基很牢固四梁八柱也很结实。这些人的话立刻被其他人给否定了,因为这房子在风中摇晃着,眼见即将倒塌大家一起遭殃,所以守旧派一定是首先被否定出局。维新派说这房子得修,也真的拿出了种种维修方案,但在维修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各种结构之间很复杂。革命党人说破房子还修个干嘛,不如推倒重建,虽然暂时会困难些,不过新房子建好之后大家就不用担心风雨。

比起重建房子而言,修房子更容易开始,也更容易被居住在房子中的人接受。不过容易的开始并不意味着有容易的过程,更不意味着结果会成功。这个有很现实的例子,那就是旧小区改造,在改造期间,睛天小区里灰濛濛的,雨天小区里全是泥浆,会给居民的生活和交通带来很多不便,所以怨声四起在所难免。如果传出工程队偷工减料的消息,那么小区居民群情激愤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也算是情有可愿。当时大清国内的维新派就面临着这相样的情况,他们依仗皇权体系进行着种种改良,这是容易开始的,一旦要改良到皇权体系本身,必然会受到反制而进行不下去。

从容易入手,最终走不下去的例子其实有很多。一个朋友做短视频,梦想着成为网红,梦想着有大量的粉丝,他选择了模仿别人的爆款视频,那个视频火他也就抄袭一个。开始时还真吸引到了一些粉丝,差不多有几千个吧。开始很容易,可走着走着就发展不下去了,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原创内容,所以不会形成自己特写的粉丝群。坚持了半年之久之后,自己也不得不放弃这个赛道,他老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其实是自己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

相比于维新派,革命党人开始就是以推这座大厦重建新大厦为目的,虽然开始有困难,但在过程中不会存在逻辑上的不自恰,是一个从难到易的过程,只要能坚持下去,总有成功的希望。

相关文章

  • 难与易

    人总是说易行难,学坏容易学好难,难怪夫子感叹:吾未见好德有如好色者也! 比如2016年计划降重到150斤,也曾坚持...

  • 难与易

    长辈告诉我,世界上没有什么难事。事情其实都很简单。可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事很难呢?是因为我们没弄清楚状况、没搞清...

  • 难与易

    听到一句话觉得特别有道理,这个世界上凡是及时满足的都是容易的,需要长时间才给予回应和满足的,都是难的事情。 想想也...

  • 难与易

    世界上最难的是开诚相见,最容易的是阿谀奉承。开诚相见,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虚假,那么马上就会出现不和谐,麻烦就会随之而...

  • 难与易

    我见: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我思:以前老人们教...

  • 难与易

    犹太人解释《旧约》的经典《塔木德》里有一句话叫“难事最容易成功”。看到后仔细琢磨,果然是大智慧。世人总喜欢...

  • 难与易

    今日收到简书通知,说是加入简书已满六周年。若论统计,则是发布文章千九百篇,收获喜欢三千三。 若扣除大约一半多的人情...

  • 难与易

    在朋友家,无意间看到一本字贴,是米芾的,随手翻了翻,字贴的名字没记住。 我问朋友,现在写毛笔字的人太少了,你在练吗...

  • 难与易

    知己者为明。知人者为智。知天下者为达。知天上者为慧。悉知悉见者为通达无碍。之后,才有方便法。方便法其实是最难之法,...

  • 难与易

    任何一件小事,做起来都不那么容易。做到完美,那就要上一个台阶,能做到差不多就己不易。 做事时,三思而后行,做到百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难”与“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ri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