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陷入一个状态,就是想写简书整合一下自己,却不愿意提笔,脑袋里也不明确想写啥,好像也静不下来。听东西都觉得很好,反复听才知道说了啥,但都是碎片、片段式的,不系统不连贯。整个感觉浮躁静不下来,即不入脑,也不入心。整个感觉飘在天上的感觉。
意识到这个状态,开始深呼吸,回到当下,冥想,自己到底怎么了。
还是潜在的焦虑在左右着自己。
归根结底,还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目标不明确,虽然大的方向有,也足够坚定 ,但精进的步伐不紧迫,没有紧迫感。
人生三问,我是谁?决定了知道我有几斤几两,我处在何处,在怎样一个层次,我从哪里出发?
我从哪里来?决定了我的传承,我要把怎样的衣钵传下去,把怎样的精神品质传承给后代,把家族的续篇怎样写下去?
我要到哪里去 ?决定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是为了什么?我要做点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陷入思考
今天也不错,把纠缠自己能量的模式挖出来,看到它了………
当一人有很多目标胶着的时候,纠结的时候,矛盾冲突的时候你会得焦虑症,当你内心没有目标的时候,你会得抑郁症。所以人的情绪像一个钟摆,当他空虚的时候他会得抑郁症,当他有两个以上个目标的时候他会得焦虑症,比方说我又想挣钱多,还想不花力气就有两个目标;比如你要买高档的衣服,又不愿多花钱;即要买嫩新鲜的黄瓜,又得是最便宜的;你即想要别人的欣赏赞美认可,又不肯默默耕耘守候的住寂寞。
我现在就有个冲突,就是即想在心理咨询师的路上全力以赴,又不想错过老二的成长关键期,给他最好的陪伴,也不太想频繁让老人给带娃,让他们也得以安享晚年?
如何二者兼得?
人生是需要意义的,找到了这份意义就找到了存在感和价值感。
借此给大家分享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小故事:一个老人来咨询,他非常痛苦,他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妻子死亡所带来的伤痛,他觉得妻子如果死亡的话,他会特别特别的难过的 ,都受不了。
然后这时候咨询师就问:“”如果你比你的妻子先死,你的妻子会怎样?”
老人说:“那她一定会痛苦万分的。”
所以咨询师接着说:“你现在的痛苦是有意义的,你的这个痛苦使你的妻子免于承受同样的痛。”
当你能够想到自己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么一件悲惨的事依然有着意义,这个意义是让你的妻子免于承受这样的痛苦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这份痛苦其实是可以承受的。
这位老人就释然了。
由此想到, 孩子即是我成长的功课,家庭就是考场。这两样好了, 是我最在乎的基础的人生意义。能够协调这两者的关系也是一大功课。
协调好学习的频率 ,陪伴孩子的同时,不间断记录下陪伴孩子成长的互动细节,分享给朋友们作为参考,如果有人能从中受益,这件事本身就是极具意义的,从某种角度说也是终极意义所在。
成长有途径,但没有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