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二零一七年二月十九日。
1
不知不觉中
雾有弥漫了
想挣脱
却只是徒劳
渴求光明的边界
得到的
却只是寒冷
也许
并没有所谓的雾与光
一切只是虚
划分界线的只有意识
大概
我们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小学六年级刚刚上了三个月,我写下这般文字。
那个时候iPhone4刚刚发布不久,全球都在为双玻璃面板疯狂,小店门口《偷星九月天》和《暗夜协奏曲》稳稳当当每周更新,我坐在两层高的苏式教学楼里,咬着笔尖。
老师说要写诗,老师说同学们动动脑筋是可以写出深邃的现代诗。
好,写诗就写诗,深邃就深邃。要深邃还不简单,把脑中所有可以想到的悲伤消极的词全部凑在一起不就好了。于是这首诗诞生,用了十分钟,除去啃指甲的时间,大概只有三分钟。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阳光扑打心扉,常青树在瑟瑟秋风下依旧肆无忌惮地绿着。看《阿衰》,养Q宠,去别人家偷菜,去别人家停车,从一辆二手奥拓起家,一步一步迈向坐拥十辆奔驰宝马的老司机。赛尔号火的不成样子,《任务攻略》书店销量远超各类教辅。明晃晃金灿灿的日子,红领巾放肆的日子,打穿越火线坑队友的日子,我们把这些没心没肺稀里哗啦的时光叫做小学。
就是在这些连深水炸弹都可以甜蜜一天的年代里,我们想,什么是酷,什么可以和别人不一样。调皮捣蛋不听老师话是多数,干这种事情已经没有任何区分度。于是乎,有了写作。写作要好要深沉,才算酷。如何算好如何才算深沉,一个个装满《爆笑校园》的脑子思考出来的结果,就是要悲伤。其实委婉说法,说白就是矫情加神经病。
文章开头总是这样的,“天灰蒙蒙的,我一个人走在路上”。
文章结尾总是这样的,“天灰蒙蒙的,我一个人走在路上”,然后打上一堆省略号。
老师说这叫呼应。
死人是常用表现手法,今天这个死了,明天那个挂了。中心思想是,生命无常啊。最后一定要有个“啊”,才能彰显沧桑姿态。
后来确实也渐渐开始一个人走路,天也确实灰蒙蒙的,却再也没有了写篇文章发发感慨顺便咒一咒谁要翘掉的念想。
十一岁时写下的文字,那个时候没有懂,现在仍是没有懂。大概永远都不会懂,大概只是几句无聊的话语,很随意地凑在一起,在年轻的岁月里,简单地装了个逼而已。
只是装了个逼,啊。
2
他渐渐感到乏力了,他把自己与这个世界独立起来,纵使他在坚强,也无力回天。
他推开门,靠在树旁。原来夕阳下的小镇还挺美的。
他起身,向前跨了一步。骄傲地追求自由。
好像是长这么大写过的唯一一篇小说,叫做《他》。字数非常少,只有一千四百多字,讲的是一个天才最后自杀的故事。写这篇文章是初二第二个学期,教室就是现在小店靠北的那部分。每天大课间可以看到高一的学长学姐跑到楼下跳长绳,偶尔会有男孩很腼腆地牵起女生的手。初中班主任说,“小店是我家,学习都很差”,后来我们班真的被改造成了小店,不知他心中作何感想。
初中没有写过一篇满意的作文,甚至没有造出过一个拿得出手的句子。已经记不清初中到底干过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好像什么都没有,好像只是念书,看窗外树叶红了又绿,黑板槽的粉笔灰越积越厚。
期初考试结束的晚自修,没有作业,有个初三小鬼跑来我们班找女生,大概是送奶茶。飞蛾成群结队轰炸教室,看着恶心。那天我在想,反正那么空,写篇文章好了。构思的时候有只虫子跑到脖子里,我突然有种要死了的感觉,于是这篇自杀的文章就诞生了。没有任何特别含义,只是我那天很恶心,好想去死。
好奇怪,初中是我觉得很美好的阶段,写到现在我却一直在挤牙膏。
是有人早恋被抓,还是有人读书读到晕厥;是有人在上课偷看玄幻小说,还是那个站在食堂门口分发《毛主席语录》的同学。竞赛班教室第一排,老师浑身酒气简直要死;五楼空教室一个个背书的身影,拿着以为是中考泄题的材料。
都是一些零星片段。我曾经对自己说,初中是超级赞的日子。却没有在超级赞的日子里留下一点超级赞的痕迹,哪怕是一篇文章,或者是一个句子。
我知道我经常一个人走路,天灰蒙蒙的,却不会再有无病呻吟的念头。
我脑子里只有今天。昨天我忘了,明天我不关心。我想到的,是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迈开步伐,每一次甩动手臂。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点点“超级赞”。
3
去年春假写教育写了很多,最狠的一次。
“存在正能量,也同时具有负能量。在学校的某些隆重场合,主持教师拍主任马屁,主任拍副校马屁,副校拍校长马屁。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个什么局长,那么作为最终马屁者的他真是要上天了。我们不否定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和必需品,不过在学校这种特殊环境中,这两座大山的威力并不是很强。孩子是干净直白的,他们才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台上拍的越好,台下笑的越凶。”
第一次期中考试万哥叫我们写反思,那个时候考得很差心里超难过,于是反思全程质疑高中教育。后来万哥找我,他说我们要努力适应。后来,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高一干过两件终极无聊的事情,一件是看哈利波特小说,还有一件就是持续不断写文骂社会。有一次写了一篇题目叫做《性,酒精,迷幻药》的文章当作考场作文练习,交上去之前已经做好赴死准备,等待万哥随时可能到来的约谈。语文老师还蛮给我面子,在文末写了一句“有思想”,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春假这个是最后一篇。当然不是因为看透社会不愿再写,我哪有那么厉害,也不是因为自身渺小无力再写,只是意识到自己多么肤浅可笑,提不出任何实际建议,再说,也已经没有写中国教育的资格了。
一直写不来论述文,考场作文能扭的我都强行扭成散文,所以经常低分(抱歉抱歉彭妈真心不是要和你作对)。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中学生会有信心写好一篇论述文?百度百科给出的论述文定义,“论述文是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它与说明文的不同在于:说明文只是客观解释事物观念、原则等,使读者能够了解;而论述文却希望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但是于我而言,论述文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服务社会。很多人写文章,用了一堆很厉害的例子用了各种高逼格的手法,花了很大力气来说明一个观点的重要性,却只字不提如何实践这个观点。就论述重要性而言,这类文章确实可以很好地体现一个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终归是一篇虎头蛇尾的文章。好的论述文,成功之处在于透过层层分析引出一个恰当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透过层层分析让读者看到这个作者分析能力很强,或者这个观点还是蛮有道理的样子。我们想看到的是有效的措施,不是庸俗的评价。一个学生所学知识有限,他们又怎么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4
五天前的文字,
“我们出生,我们等死;我们死亡,我们等着出生。阴曹地府十八层,抛掷了多少忧愁善感的灵魂,在恍惚的岁月里做一次千帆过尽的怀想。”
书桌上堆着七八本散文集,还有一本《地藏经》,不是很看得懂,空闲时候用来练练字。每次坐飞机最头疼的就是装书,想看纸质书,想把好书都搬过去,无奈托运重量有限,每次只能两三本,反复地看。
很珍惜那些二中留下的好习惯,早起,念书,和各种各样察觉不到的细节。最开始的时候带了两本五三,其实一点不用功,只是觉得念了两年的东西付出那么多汗水白白扔掉蛮可惜。但是人终究是会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越来越懒,五三已经被我冷落到数个星期不曾打开。唯一还在做的就是有事没事写点东西。
人这一生能够表达的数量有限。以前不会写,是因为在学校整日屁话,把那些可以用在写作上的字数全部用在下课讨论同学八卦上。现在说中文的机会越来越少,能够写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中文真的超级酷,酷到简直没朋友,所以周边国家都不和我们做好朋友,没办法啊,我们太酷了。
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些杂文散文乱七八糟,晚上睡不着觉,把电脑架腿上,躺床上一直敲到一两点。写的东西有很浓的书信色彩,每一篇都是给特定的人,所以好像就坐在边上,我慢慢慢慢地向这个人叙述着我的心情和感受。一点悲伤都不会,一点孤独都没有,我坐在电脑面前,平静地写下这些我早就该写的东西。
我时常一个人走路,温带海洋性气候,天灰蒙蒙的,我抬头,知道要下雨了,我写下三个字,“下雨了”。
5
十月三十日下午三点,天晴。
八个月前的自己,叉着腰昂着头,对世界叫喊,老子天下第一。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