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思维导图双证班之行
杜小燕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从考大学,到考研,毕业找工作,做科研。或许我就这样按时上下班,认真工作走下去,如果不是我的女儿瑶瑶的出生。
忐忑中我辞职了,陪伴孩子的两年中有心酸更多的是甜蜜和幸福。浑浑噩噩的第一年我在孩子的吃喝拉撒中终于熬过来,我也有更多时间看书听课,而大V店的妈妈商学院正好给我开了一扇窗,让我懂得了科学育儿,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高质量陪玩?也接触了蒙台梭利,正面管教,PET,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等等育儿理念……
但不知道是不是“一孕傻三年”看过的书,听过的课我几乎雁过无痕,叶落无声。所以开始疯狂记笔记,去年一年的笔记整整三本。可基本上笔记都是束之高阁了,只有拍照时候才拿下来。
今年元旦时候看到尹丽芳老师在大V学院听到她的课时,我惊叹于居然有这样的笔记,10086个赞。但怵于不会画画,我立马下载了思维导图软件,开始了我的笔记记录新方式,简单好用,方便回看。
而在4月份看到丽芳老师的思维导图辅导班时,我犹豫了犹豫,不会画画的我能顺利毕业吗?可出于好奇的我仍然在开售那一刻迅速抢买了。
从不会画画的画渣到跟着丽芳老师的脚步循序渐进顺利拿到初级证书,在督导师姐杨红睿一次次的鼓励中,我为自己敢于从舒适区来到挑战区而喝彩,为自己的勇敢而庆幸。只要走出来,总会有收获,一千次的想不如一次做,即使没有成功,那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也是一次勇敢。
我也开始践行丽芳老师所说的“没有100幅思维导图作品,就不能说会做思维导图”也在6月28号顺利完成了第100幅思维导图,但我也知道自己的局限,在中心图,图标库,色彩搭配中仍然裹足不前。
7月21-22日再次跟随丽芳老师的脚印来到了杭州君庭酒店,会场贴心的指引,分组,标识,点心都给了我们一种亲切感。
杭州行,启新航 杭州行,启新航 杭州行,启新航在丽芳老师简短的介绍后,以一种生动有趣的多选题消除我们的陌生感,让我们彼此更连接,而丽芳老师也对我们有了大致了解。这个技能get后在今后的培训中也可以用起来。
杭州行,启新航紧随其后,我们也明白了老师设计这个环节的初衷,以一种轻松方式了解舒适区理论,以及在大V为何初级课程会从临摹到最后设计一节课程?
在思维导图的定义中让我们自己发散思维,调动积极性,对思维导图进行组词想像,以点到线。
温水煮青蛙故事对思维导图进行实践运用;+加三笔拓展想象力;
杭州行,启新航绘制四部曲现学现用,而我的这副图在老师点评中也明白了中心图绘制最好主题鲜明,get一个点即可,越想全面概括越会失去主题。
杭州行,启新航而在老师不断计时绘制导图过程中,也是不断挑战自己,让我们明白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先完成再完美。并且在老师点评中明白了中心图绘制过程中最好注意细节,添加外轮廓让画面更醒目,阴影来增加中心图的立体感。
课程中老师贴心的运用全脑思维,让我们左右脑分工协作。从深入浅出的理论到计时的思维导图;从单一色到多色绘制;从简单的云图版到添加小图标版……循序渐进,逐渐挑战自己。
而教学设计板块也让我们对今后如何设计课程有了深入了解,当然这块内容还有些生涩,有待我今后多多消化吸收。
最后老师针对我们今后的职业之旅,耐心得给我们分析了如何推广思维导图,如何开课?而老师贴心的准备的小礼物这正是今后我们做讲师必备的?这样的老师能不爱吗?
在最后的最后居然是一个集体创作一副思维导图,幸好我们组分工明确,最会画画的奶油妈妈负责画中心图,我们几个负责主题分支内容和图标的讨论,然后大家协助奶油妈妈绘制分支,添加小图标,色彩补充,中心图的美化,最快在老师要求时间内完成思维导图。看来团队协作很重要。
杭州行,启新航最后的大合影来看看我们这次的大家庭壮观吧,混在美女如云的队伍中做一个陪衬也是荣幸。
杭州行,启新航回顾两天的培训,难舍难分。我不仅收获了更专业的知识,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色彩的运用(冷暖色搭配,由于黄色做分支不明显,可以用浅粉色来代替,用马克笔加外轮廓,凸现中心图);
在中心图的绘制过程中注意细节补充,阴影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计时做思维导图过程中不断提高效率,先完成再完美;
没有随随便便成功,只有刻意的练习和不断学习。丽芳老师为了督促自己,从小目标100幅再到影响100万人,为了拓展自己的图标库,在6个月里把看到的东西都想像成图标在脑海中存储,唯有刻意练习才是王道。
也了解今后如何设计课程以及在课程设计中如何调到积极性,适时调整节奏,俘获学员的心,连接彼此的心流。
最后附上我的复盘思维导图来开启我的新航
杭州行,启新航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思维导图之旅才刚刚开始。希望在接下来的30天内顺利完成作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