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47486/d47ae76963e6340b.jpg)
今天我们继续聊颐和园长廊故事。
第三间亭内南侧这幅人物故事画是一个桥头告别的场景。图中有三人一驴,右侧之人,两腮胡子密密麻麻将脸包住,双手抱于胸前,似在辞别;他身后驴子背上一个花布包袱,应该是他的行囊;驴头前几步远的地方就是桥头,单等辞别之人转身上驴即刻离开。左侧两人,一男一女,男人手中捧着一杯酒在敬即将远行之人,让我不禁想起了王维的《渭城曲》里的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女人面目清秀,似乎也有几分不舍。
这个故事出自前蜀杜光庭所著《虬髯客传》,因为不是出自四大名著,大家可能也不太熟悉,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后,有事没事就爱到扬州去逍遥自在。长安城里就留下杨素管理,杨素也不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生性骄傲自大,每天也不上朝,就知道花天酒地,有人来报告事了,他就躺在床上,让来人站着,侍女读奏折,大家对他非常生气。
有一天,还是布衣的李靖求见杨素,想求个一官半职,没想到在杨素的床前站了半天。虽说杨素对他很感兴趣,把它的自荐信和策论都收了,但李靖心里很不痛快,回到酒店后闷闷不乐。
睡到半夜,听到有人敲门,起来一看,并不认识,是一个穿着紫衣,戴着帽子的人。李靖就把来人让进屋,问他是谁。那人去掉帽子露出一头秀发,说自己是白天在杨素家帮李靖传策论的侍女,姓张叫红拂。并说自己这几年也见过太多来找杨素的人,没有一个比得上李靖,自己是来找李靖托终身的。李靖虽说没谋上个官,却得了个大媳妇,不高兴也一扫而光,但是不能在长安呆了,他俩就一起逃往太原。
这一天,他俩就来到了灵石(王家大院所在的地方),住在一家酒店里。早起后,李靖出门去洗马喂马,张红拂在梳头。这时候进来一个人,满脸大胡子,一坐下两眼就像长在红拂身上一样。李靖气得连马都喂不下去了,红拂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一边给李靖使眼色别生气,一边就和大胡子聊了起来。一聊两人都姓张,就改口叫大胡子哥哥,还叫李靖来拜见。
这个张大胡子名叫张仲坚,就是杜光庭所说的虬髯客,本是一个突厥人,父亲还是个部族长,母亲是父亲强去的汉人。后来父亲被人出卖而死,母亲就带他到河西躲避追杀。张仲坚长大后,报了仇并重振了父亲的部族。这次到内地来是想结交些中原朋友,随身携带有大量财物。
张仲坚和李靖及红拂接触以后,发现李靖是个志向远大,又能力出众的人,就给他们说,自己曾在太原看见过一个人,虽然很年青,但有帝王相,叫李世民,是太守李渊的儿子,建议李靖去投奔他。后来又让李靖住在自己的豪宅里,并给他们两口子留下大量财物,让他们帮助李世民一起打天下。
虬髯客张仲坚为什么不留下来共同帮助李世民呢?主要是因为他妻子拓跋月儿的部落突然发生了灾变,他必须回去帮助妻子渡过难关。
图中画面,正是虬髯客张仲坚要返回大漠,而李靖夫妇送至汾阳桥的故事情节。
今天的故事就聊到这里,如您喜欢,请点赞并关注,并浏览我写的其他有关颐和园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