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网上有篇文章,也算是段子,讲的是一个人乘公交车时因为每个人多说了多余的一句话,结果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了、本来平和的事情变激烈了、本来一丁点的事情闹大了,好几个人都进了医院。而多余的那句话,往往是画蛇添足、伤人伤己的,往往是令自己快活嘴、却令别人伤了肝的,往往是闹出乱子的罪魁祸首。因此,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说话要慎重,不能乱说,要注意用词、语气和态度。
不过,现实中还有另外一个情况,与多说一句引出乱子相对应的,就是话没有说全、少说了那么一句。如果按照多说一句惹是非的逻辑出发,少说一句应该是比较稳妥的吧?事实上并非如此,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的人,为了避免多说话而伤人、闹事或者带来其他麻烦,或者天生就是一个讷于言的人,再或者表达能力不足,常常坚持沉默是金的原则,惜言如金,该表态的时候不说话,该发言的时候不说话,说了话也是言简意赅,别人讨论不插言,别人问话笑不语……久而久之,虽然提升了神秘感,不过也增加了距离感,更为严重的是会制约思考、影响思维。
语言表达的是想法,想法来自于思考,思考植根于学习和知识。如果是满腹经纶而故意话到嘴边留半句,那是城府。这样的人掌握的是说话的技巧,不是总不说,而是没到必要的时候。不过,现实中有一部分人的确是因为肚子里没货或者基础不牢、素养缺失,说话的时候语无伦次、表达起来颠三倒四、介绍情况丢三落四,表现为说话抓不住说重点,有用的没说到位,没用的乱说一气,或者侃侃而谈却尽是空话套话,关键的话找不到多少,再或者思维逻辑混乱,表达内容张冠李戴、指鹿为马,让听者一头雾水……
恰到好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不仅表现在说话的言辞准确与否、内容多寡与否上,更体现在做事的张弛是否有度、节奏是否清晰上。
总之,人一生就做两件事:说话、办事,而他们都源于一点:思维。思维支配行为,思想影响行动。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有什么样的知识积累与领会思考,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同时,还有一个环境问题,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一个人人谨慎、事事严谨、重视学习、懂得思考、乐于实践、善于交流的环境中,人的思想是开放的,视野是开阔的,问题就会发现得早、解决得快,是不会形成过多顽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