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认识好几年的朋友阿鹿,几个月前联系我,说快结婚了,装修房子,准备婚礼,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才月初,口袋里就没钱了,想和我借5000块应急,下个月初发了工资就还。
我确实没有5000块的流动资金,就算打感情牌,我也确实没有,直接拒绝了。
后来一个我们两的共同好友问我阿鹿有没有问我借钱,我说:“没有,我没钱 你借了吗?”好友叹了口气说:“借了,我两家离那么近,不借面上说不过去。”
“说多久还了吗?”
“下月初,拖1天,按每天两块钱的利息算。”
我说:“那还行,阿鹿人品可以的。”
可一个月以后阿鹿并没有如约还钱,因为有利息,好友就没催他,拖到两个月整的时候,阿鹿和好友说:“兄弟,等我结完婚,回拢一波资金,我立马把钱还你。”
结婚又是下下个月的事。
阿鹿婚礼那天,好友并没有参加,但还是转给了他500。几天后好友联系他,他说:“在旅游呢,回去就还你。”
好友问了他归期,一直都到他回来,才终于把钱要回来,说好每天两块钱的利息,阿鹿玩文字游戏,不想给。好友觉得能要回来本金就不错了,不跟他计较了。
从借钱到还钱,1个月的约定变成了将近5个月,好友说:“以后一分都不往出借了。”
文/小扇其实我跟阿鹿并不熟,之前阿鹿拍婚纱照的时候,给我打语音电话,说银行卡提现提不出来,让我先转他300,提出来立马还我。我心想在拍婚纱照,女朋友一定就在跟前,迟迟支付不了,难免没面子,挂断电话就立马转给了他。所幸,他在十分钟左右的时候还给了我,我也没当回事。
直到这次这回事,我不禁改变了对这个人的看法。
如果是我需要帮助,向别人借钱时,第一个请求的是我的姐姐,同龄人之间更亲密一些,能清晰的表述目前的困境,承压能力相对来说比较高。
第二个请求的是父母,父母总是偏爱自己的孩子,不用借,只要你需要,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帮你。放在第二位,是觉得我的苦可以说出来,可是父母的苦说不出来。孩子过得不好,最难过的是父母。
在父母眼里,无论我们是20、30还是40岁,都是他们的孩子。
第三个请求的是最好的朋友,理由参照第一个。
但其实我没有向别人借过钱,倒是经常借给给别人。尤其是上大学时,大家每个月都有生活费拿,快到月底,只有我还富裕。不是借饭卡,就是借100块应急。
我喜欢省钱,希望钱包里有余额的感觉。即使明天忽然流落街头,也不会找不到温暖的屋子。
平时我总能找到优惠力度很大的店铺。别人用18块的黑人牙膏,我用10块3支的杂牌牙膏。当然我总也因为抠门而损失的更多,这几年也在尝试富养自己。
每个人的生活未必一帆风顺,人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段起伏的线。有的人会遇到难以言说的困境,当一个人撑不下去的时候,总要想办法往下走。
如果在经济上有困难,我建议你的首选不要是朋友,太多友情因为借钱不还最后关系破裂的事例了。本来无话不说的朋友,最后变成了每天催债的“讨厌鬼。”
如果你不能确信这个钱能如期还上,还是不要张这个嘴了,愿意借钱的人把你当朋友,相信你,帮助你。如果你没有遵守约定,最后还怪借钱的人不理解你,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其实这个时代,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身边都是富人,穷人身边都是朋友。所以,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吧,有钱的时候攒点钱,少买一些装饰品,没钱的时候也不至于和别人借生活费。
关于阿鹿,10.1的那天我看到阿鹿和女友一起吃火锅的朋友圈,在好友想着阿鹿什么时候才能还钱的时候。想想我最难的时候,泡面都不舍得加鸡蛋,中午在公司多吃点,晚饭就不用吃了。
所以啊,希望我们交友时都能擦亮眼睛,那些只爱自己且自私的人,还是离的远点吧。成年人的世界,大多是一视同仁,人前人后两幅面孔的人,不要相信你是特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