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流浪地球》小说要拍电影时,我是不信的,原著小说改编难度之大,实在很难相信这不是又一个《三体》电影化闹剧,但是电影上映前我的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一致盛赞,点映口碑爆炸,又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把《流浪地球》放在了新年观影的第三顺位,我自认为期待值已经控制的很好了,但出了影院,还是一声叹息:这跟流浪地球有什么关系。
票房口碑两开花,什么叫国际巨星(战术后仰
就剧本改编来说,首先要承认一点,站在一般观影群众的角度,《流浪地球》的电影改编非常成功,套用原著小说的科幻设定,用扎根在农耕文明内核的故土情怀、亲情与家庭等感性要素得到了票房和口碑的两开花。但是对于看过原著小说的我来说,观影全程伴随着强烈的不适,仿佛看的不是一部科幻片而是一部荒诞喜剧。
大刘的小说偏重于歌颂人类文明有多么耐X以及在自我拯救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韧性和理性到可怕的牺牲精神。原著中“我”只是一个作为流浪地球宏大叙事的摄像机,记录了整个流浪的旅程,而“我”本人以及其他主要登场角色的塑造,则是为科幻设定服务,冷漠,理性,生存,这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末世背景下当时人类群体的精神面貌。
原著小说花了大量篇幅来体现这几点,面对父亲的光明正大的婚外情,“我”和母亲顺利应当的选择平静接受,过了两个月父亲又儿戏般的回到母亲身边,母亲甚至忘记了出轨这件事。
“你要愿意当然行。”妈妈的声音像冰冻的海面一样平稳,但很快激动起来,“啊,这一颗真漂亮,里面一定有全息散射体!”她指着刚在空中开放的一朵焰火,真诚地赞美着。
道德困境,电车难题,先救老婆还是先救妈,这些问题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那样的不可理解。随着太阳的死期将至,生活方式的巨变对人类的生存哲学产生了颠覆却又合理的改造,那时的人类不再被爱情、家庭、伦理束缚,唯一能让人有情绪波动的只有那个可怕的谜底:死亡。
末世中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一万两千道的蓝白光柱。地球发动机承载着人类文明最后的荣光。这就是我喜欢刘慈欣小说的原因,冰冷的理性中有对未来的幻想,太他娘的浪漫了。
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
电影《流浪地球》以主角团队的救援地球行动作为主线剧情,时间点非常聪明的选在逃逸时代地球脱离木星这一阶段,故事内容完全原创,这里要说多说一句,本剧的八位编剧(刘慈欣未参与改编)倾注心血,将原著中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扩展成一个完成度极高的商业电影剧本,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真的不容易。尤其是《流浪地球》原著这种宏观叙事的短篇小说,如果不进行商业化改造,口碑不好说,票房肯定一落千丈,《降临》、《湮灭》都是前车之鉴。
但问题是这么改编到底是否真的合理,把原著的精神内核没了那这个电影还能叫《流浪地球》吗?
原著中最精彩的一段在流浪阶段的开端,被阴谋论蛊惑的群众发动了叛乱,即使是军旅后代的主人公也加入了狂热的人群,将人类的叛徒——最后五千名执迷不悟的罪人——活活冻死在冰海上,胜利的人民狂欢庆祝,高唱《我的太阳》向太阳请罪,紧接着,“氦闪”爆发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有真理的人死了,砸石头的盲众活了下来。
“看到那些人在严寒的折磨中慢慢死去,岸上的人们快活起来,他们一起唱起了《我的太阳》。”
毫无疑问,原著小说对于叛乱的群体是持否定态度,这场叛乱的本质就是感性与理性的交锋,在电影中,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选叛乱这一段,但影片的高潮部分,依然是感性和理性的对决,只不过正反派和结果完全反了过来。
我向来看不惯别人批评《三体》中的程心为圣母婊,人类需要感性来完成作为人的那一部分,但不代表要被感性支配,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延续是由理性主要驱使的,但是主角团队全员没有一个从理性出发进行思考,不是家长里短,就是儿女情长,没有罗辑、没有维德、没有章北海、没有云天明,没有“父亲”,没有“我”,全员低配程心,我又确认了一下手里的电影票,没错,确实是刘慈欣原著改编《流浪地球》。
最后用原著中的正面角色,电影中的反派角色的一句话来做收尾: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