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特别有意思,每次写报道的时候,每当我有“这样写会帅爆了”“这些能凸显我的牛逼经历”的潜意识,哪怕是一丝丝,最后的结果都是这里会被主编首杀,都证明了想要展示自我的虚荣心其实是使文章更烂的根源。理由很简单“这个跟你的中心论点不相干”。
“你必须将‘自我’和真正的‘好奇心’完全分开,”Tori Bedford说。她是波士顿WGBH新闻集团的一名记者兼编导。WGBH在波士顿传媒界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波士顿的PBS, 附属于NPR, PRI, 和APM(总之就是很难进,进去的都很厉害吧)。她说的正好刺到许多新闻人或多或少的痛点。在报道中哗众取宠,在采访中总是想会对自己怎样,过渡包装炒作,过分商业化,等等,我承认这些都是媒体从业者在艰难中的求生方式。但是从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思路去做新闻,出产浮躁,浅薄,夸张文风的作品,没有一点营养,只有自娱自乐……“当你保持你真的好奇心和对文章负责的态度去采访、写作,价值才会慢慢体现出来,”Bedford在爱默生学院派拉蒙剧场举行的“女性新闻从业人员如何报道新闻”的主题研讨会上说到。
本次研讨会这是爱默生学院一年一度的“communication day”的活动之一。每年探讨的主题都有所不同 。今年学院邀请到了三位爱默生校友,同时也是三名杰出女性媒体人作为嘉宾出席研讨会。除了Tori,还有同样来自WGBH的 Tina Martin和来自波士顿环球报的Evan Allen。
Evan是一位报道犯罪新闻的女性记者。在这个领域,几乎都是由男性主宰的。Tina是一名艾美奖提名的黑人记者,也是当地很有名气的一档播客节目BasicBlack的主播。
她们从新闻编辑室的男性导师及同事说起,内容涵盖了女性媒体人的着装、性别问题、如何应对挫折和拒绝、如何看待读者负面的评论、以及如何应对紧急状况甚至危险等等。我在这里非常想跟大家分享两点心得,希望和所有年轻新闻人一起探讨成长。第一就是如何寻找选题,第二是成为好的新闻人有什么方法。
一、如何决定你的选题
“报选题”是记者在工作开始前面临的第一道关卡,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选题可以具有挑战性的,是有看点、价值和影响力的,这些会为后续报道、编辑打下基础。如何发现并决定出一个有意义的选题,是我在学习报道中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让我倍感压力的一个方面。首先大量的阅读求知是积累素材和想法的基础,不断的刨根究底和相关领域甚至各行各业的人交流也是获取好主意的方式,有时候这种方式可以让记者迅速了解到相关领域内的热点和话题点,为选取话题带来很多灵感。
三位记者都在研讨会上分享了她们的感触。Tina说成为社区的一分子,去认识社区居民、去了解社区现状,就哪怕花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不为报道,也是有用的。不要以为这些时间是没有目的和效用的,短期看是没有什么作品产出,然而记者越和当地居民接触,越被当地居民熟悉,越能获得信任。这种互动性是良性循环的。记者获得越多当地人提供的新闻线索,越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力量去帮助公民,教育公民,科普公民,从而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资源。
来波士顿后,以为在城市里做新闻会更容易获得选题,然而我却感觉值得我去挖掘的人物事件反而更稀少。我觉得是我禁锢在一个小的圈子,没有迈出脚步,去和当地人做更多交流的结果。这里好奇心就是原动力。在大的城市中,人均活动的范围比例相对减少,可触发好奇心的事件增多,反而让选择变得更难。我的好奇心变得狭窄了,也是我感受到资源不足信息不足的其中一个原因。
记者除了将感受换化成文字,还有就是要去勤沟通,要充满好奇心,要去不断问为什么。
二、媒体过来人的几点建议
第一,专注。
融媒体时代,做什么类型(beats)的新闻最适合自己?用什么媒介报道?纸媒,摄影摄像,播客,网站,数据,设计?所以学生们需要广尝试,但在实践中明确自己的强项和优势,在此加强训练,让你的强项更突出,最终要用你的强项去找工作。这是Tina的看法。她没有让新闻学生像摊大饼一样去学五花八门还并不精通的武义,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最适合自己的是哪一种类型新闻的关注者和媒介媒体人,缩小关注范围,但专精下去。这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点。
第二,非常努力并长期锤炼
缩小并明确了目标后,就要开始不断练习实践了。“很多事情是不可控的,像机遇,伯乐等等,但努力并长期坚持是你自己可以掌控的,并能看得到回报的。”Tori说
第三,持续成长,保持敬畏心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经历和体会?做完了一则新闻,哪怕就是刚刚采访完,都会有觉得不满意,遗憾的地方:啊,我应该问这个问题了,没问;呀缺少这个镜头,可惜等等。这也是这个行业的工作者不断更新自身技能,从1.0向2.0和更高级别升级的过程。从你做过、做错的经历中学习,不断更新,这也是这个行业好玩且又有挑战的地方。三位女性都这么认为。
第四,学会放下自我和面子
“做你的报道,专注!”把自我和面子放在一边,时刻警惕体现自我价值的虚荣心。还是Tori前面提到的,直击我的痛点。
第五,找到你的媒体爱豆
这个不用说,有爱豆,有动力,有激情,有幸福感。“时刻保持好奇心和原动力,积极努力,” Tina说。
我总在想社会为什么需要做新闻的?新闻的价值到底在哪里?然后失望、迷茫、又重燃希望,如此反复。最后我觉得社会是需要好的新闻人的,好的新闻人就像好的教授一样,他能教育社会公民,所以新闻是公民教育的一种资源。(这种感受尤为明显,就是在埃行坠机后, 一些媒体站出来指责网络暴力对遇难者家庭造成的二次伤害。这是媒体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的一个积极例子。而针对网络暴力,尤其是社交媒体产生的舆论、人肉搜索暴力,监管成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如何拿捏好自由与管制的度,这个界限本身就是很模糊的。)我知道中国的高速发展需要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理工科人才还是当下社会需求的主流。但是我希望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能成为一股清流,在高速发展中时刻与国家发展并肩,并从人文思想方面教育公民,成为心灵高速发展的补给站。这个真的和硬实力发展同样重要。我也想说高校新闻教育不应该只是“技校”式教育,好的记者是“教师”,是有能力育人的。我总在想我有这个理解力和能力吗?另外,逻辑和严谨是我在这里(美国)从我同仁身上学到的优秀新闻学学生具备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我之前从没有想过更别提刻意练习过。而这些个能力是大量阅读、学习、实践练习中慢慢得到的。 所以新闻人仿佛是个永远没毕业的学者。
别着急,慢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