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7679/aba0a90d1e7be01f.jpg)
不知是岁月不饶人,还是我真的花了太多时间看手机,半年来我的眼睛总是感到不舒服,很容易疲累。每每出门看见强光或吹吹风,眼泪就会不自觉地冒出来,故我不得不减少了读书的时间。
可是,眼睛可以闲着,而脑子却从来不愿意无所事事。于是,我转而养成了听书的习惯。
起初听书,我还觉得颇为不便。
听书,缺乏直接的文字观感,听过容易很快忘记,不能形成很深的记忆。我原本读书是喜欢边读边记的,遇到精彩的地方,还必定停下来仔细品味、研读,可听书就不行了。
听书时我很难老老实实地坐着不动,总是会去寻一些事情来做,比如:洗洗衣服,做做家务,侍弄花草等等。
这时,如果正忙着,书却读到了精彩之处,就不得不赶紧腾出手来去把音频停下来,然后再将其倒回去,再仔仔细细地琢磨一番。有的时候一次两次不行,还得反复多次,总意犹未尽。
这样折腾下来,不得不想起了纸质书的便利来。当然,听书同样也有它自己的妙处。
此时的“读”书,既然已不再是眼睛的事情,也就同时解放了人的身体,不必再正襟危坐在哪里,你可以躺着听,走着听,甚至跑着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它都能进行。
比如,我就常边做家务边听书,甚至每次出门遛弯我都带上耳机,边感受春光锻炼着身体边听书。
有时,一边听书,一边任由自己的思绪任意驰骋。即使走了神,也就更让人觉得了听书的妙处,甚至有些觉得这是一举几得,得了便宜白捡了这些时光似的。
利用碎片时间听书,在不经意间我完成了一部又一部书的“阅读”。
上下班的路上、烹煮洒扫之际、跑步的同时,出差的旅途中,都成了我最好的“阅读”时光。这些碎片的时间积累起来,成果却是惊人的。
一本本尘封在阅读计划里良久的书籍,终于被“读”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逐渐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偶尔翻看听书记录,我才发觉已在无形中“读”了如此之多。这是纸质书的阅读进度远远不能及的。
从此,我爱上了听书。随时随地,我可以随意翻找出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阅读”。在公园里,地铁上,甚至半睡半醒之间,我都在“阅读”。
听书,我可以精读,喜欢的文字,我反复地“读”;听说过更适合粗读,不喜欢的文字,我可以快速地“读”。
有些书听过了,知道了好与不好,知道了自己是否喜欢,也就知道了是否要进一步找来纸质书进行精读,顺便还节省了很多购书费用。
喜欢上的作品,听一遍,也基本上圈定了下一步精读的大致位置和情节,更加有助于提高了后续精读的效率。
要是你认为听书就这些好处,那你还是错了。
听书可不止是“读书”,听书更纸质书的“阅读”比,又更有意义。可以说,听书是读者和作者、以及演播者之间的心灵的沟通。
好的有声书,不仅是作者的优秀作品,更包含了演播者的深情。它首先是演播者和作者心灵的契合,才又是听者和演播者的心灵碰撞。
听书,听的是书,得到的是三方心灵的互通。听书人和演播者,是素未谋面、却心心相印的朋友。
人们在文字中相遇相识,对文字的热爱之情在声音中萌发、激荡。
听书,就是这么神奇、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