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朋友聊天,问她:在家过年爽不爽?
她回:回家一周,越来越想逃走忍不住给自己定了个新目标,多多挣钱,买个大点的房子,春节把父母接来过年。
让她如此感慨的原因,竟是邻居和亲友之间各种有意无意的攀比。
比房子,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新盖的楼房却越来越多;不少家庭砸锅卖铁也要建楼,再加个大院子。其实,90%的家庭住一层就够了,但建的时候必须两层起,自家的房子比邻居低,就是低人一等。
近几年还流行在县城买房。相亲时先问县城有房没,没有,那就减分、加彩礼。买了房结了婚,小两口外出打工、老俩口在老家种地,县城的房子几年如一日地闲置着,月供继续还。
比车,春节走亲戚,几乎每个村的小路都能堵车。长安、五菱之光、大众、宝马,不管品牌档次,要是不能开车出行,就显得掉价。
比孩子,大娘们聚在一起开聊:你家儿子有出息啊,天天坐办公室,一月万把块;我家闺女就不说找对象的事,一门心思就想着挣钱;前院的儿子打工又没回来,估计混得不咋滴;我家老大光年终奖就发了五万,领导可重视他了……
年复一年,四线城市的老家房价越来越高,空房越来越多;车越买越贵,路越来越堵;爱比的人越比话题越多,像朋友这样讨厌被比来比去的越来越反感见人。
人群散开,大门一关,各家的悲欢酸甜,也许只有自己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