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常常意味着一个人思维和心智的停滞。潜藏的心理是:生活都这么安逸了,我还需要努力啥?
因此,当一位朋友来屋里小坐,只着了薄衫的他冻得直哆嗦,提议我整台取暖器时,我一句“考虑考虑”就敷衍过去了。
一入秋冬,除去中午南窗不到二小时的光照,房内基本就阴冷冷的。必须套上近一厘米厚的棉衣裤,才能不冻着自己。
时常醒来,窝在被子里记完日记,码完日更,翻翻简文或纸质书,九、十点才爬起来,洗漱,喂盼盼食,煮早餐。
吃完早餐,曾试着到一楼的阳光处一边烤背,一边接着翻书。可常常身上晒得暖洋洋后,热气像也跟着蒸腾到脑子里似的,只觉一片云里雾里,直犯困。如此,书自然是翻不了几页的。
这样就牵扯出一个问题,是求安逸,还是求进步?
晒太阳或是买取暖器,固然对身体好,温饱温饱嘛,温乃身体正常所需。可是,当一切都得到了满足后,当人处于一种安逸的状态之中时,人还有理由或余裕去求进步吗?
这就很值得审视一番了。
可见,上天创造痛苦、匮乏/贫穷、失去、饥饿、不圆满、不富足,去打破这种安逸的状态,反而是督促/刺激人进步的一大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