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5)

道德经(5)

作者: 李方超1997 | 来源:发表于2020-04-17 15:15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李方超,今天是给大家分享好书的第15天,也是训练营最后一天打卡了,今天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的最后一章,也是老子的总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行为善良的人不善于用言语自辩,爱用言语自辩的人不一定善良。有真知灼见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没有真知灼见。有道的人什么也不保留,他愈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越是把自己的一切给予他人,自己就越加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有道的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这一章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言”和“知”。老子认为,真诚的言论听起来并不美,也不够雄辩。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知识广博,但是他们一定能抓住大道的根本。后半部分讲天的法则是“利而不害”。圣人效法天道,只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而不做与人争利的事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里的“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善,而是指华而不实。所以,“美言”指的就是花哨漂亮、夸大其辞、以取悦于人并骗取他人的信任为目的的言语。真正善良的人,绝不会与人争论是非,他们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得木讷,但是脑子却十分清醒。他们看起来十分愚钝,既不善于评论别人,也不善于为自己争辩,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清澈如水。老子认为,不善于用花言巧语来争辩的人才是完美的,其本质也是善良的。尽管我们常说“言多必失”,但是言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然而,在老子看来,言语的负面作用比正面作用要大得多。老子之所以这样说,绝不是要我们不说话,而只是想突出“善辩”的弊端。

对于获得知识的博与专,老子有他自己的见解,他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对道的把握(真知)和多闻(广博)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多闻并不能真正地明白道,而明白道的人也不一定依靠博闻来获得真知灼见。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无积”指的是没有必要为自己打算。“为人”与“为己”相对,以他人为目的,为了整个人类的普遍幸福与自由,而这正是道德的至高境界。“与人”和“与己”相对,指的是参与整个人类社会的活动,从事以实现整个人类的利益为目的的活动。这句话意思是说,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给予了别人却换来了自己内心的充实,自己难道不是变得更富有和充足了吗?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全章的总结,也是整部《道德经》的总结。在老子看来,人类就像是浩瀚大海里的游鱼一样,成群结队,但是每一个个体又有差异。在这个浩瀚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要成长、衰老和消亡,也都无一例外地喜欢生而厌恶死,这是因为生是幸福的,人生在世,既可以抬头观望天上的星星,又可以低头俯看草叶上的露珠。世界上的美丽事物是天地赠予我们的礼物,这些事物可以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它们的美好而不要求回报,更不用说去伤害我们了。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只默默地奉献而不要求我们的回报,没有欲望,也不妄为。圣人表面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其实他们的境界是高深而幽远的,常人又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

由于篇幅所限,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让大家有所收获,可以激发大家对于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我们学习经典,可以学习到古人的大智慧,让我们得以从容的应付各种事情,既能保全自己,又能改善性情,提高修养。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希望我们都可以从国学经典中吸取智慧,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滋养。我是李方超,再见!

相关文章

  • 《道德经》走进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5月5日,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顾问、宣讲员任尚锋老师受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邀请,宣讲《道德经》。 ...

  • 国学经典汇总

    道德经全文[https://m.toutiao.com/is/NPd5V7g/?=%E8%80%81%E5%AD%...

  • 道德经5

    毛笔字临帖打卡Day5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 《道德经》(5)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晴 字啊,得慢慢练~ 有点后悔,以前没有对练毛笔字上过心。再起码应该感兴趣啊。...

  • 道德经 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 道德经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说穷不如守中

  • 道德经5

    《道德经》 第五章 不偏不倚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

  • 道德经(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今...

  • 道德经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

  • 道德经(5)

    大家好,我是李方超,今天是给大家分享好书的第15天,也是训练营最后一天打卡了,今天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的最后一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hy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