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
动物农场是一本政治讽刺小说,由于受不了人类的压迫和剥削,猪带领一个农场的动物起义, 赶走农场主人,动物们自己做主人,建立了“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动物庄园”。此后,猪利用领导者的身份通过内部的权力斗争成为特权阶级的故事。如今,“政治正确”是常见且敏感的话题,所以读这样的书,总是容易让人停下来肆意的遐想,特别是这一本。
首先,书中格外引起我关注的是,作者对不同角色的状态描述以及表达方式。比如书中描述篇幅较少的女性角色:母马紫苜宿、猫和母马莫莉。这些女性角色被边缘化,表现出消极、无知、浅薄、顺从、享乐主义、依赖性强的普遍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字里行间映射出奥威尔对女性的认知偏见和刻板印象。作者提笔的目的是批判社会制度,无暇厘清小说中产生的性别差异,也不想刻意表达歧视,而这一点恰恰让我们看到其根植于心的女性偏见。
事实上来自不同时代的偏见一直都存在,正如笔者即将开始脱产念研究生,听到这个消息的女性朋友会提出的首要问题是“你今年多大了?”提出诸如此类话题的人,都很亲近也没有恶意,只是被培育在她们内心的偏见操控了其观点。人总是逃不开固有的偏见,就算极力隐藏这些根植于心的偏见也会在不经意间溢出来,随着我们的言语、行为、状态传达出去。作者在他的时代追逐他的正义时,也留下了被我们所在的时代厌恶的只言片语。
另一方面,读这本书时我们会产生很多其他的感受,而且这些感受的强烈程度绝对大于前文我所谈到的一切的。为什么不写?我想我大概是想逃避谈论本书主题“极权主义”本身。书中最骇人听闻的一句话是“你们有你们的低等动物需要对付,我们有我们的下层阶级需要摆平”。
粗略了解历史的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寓言真实的发生了。于是我们回望过去,回看历史,就像“动物们从窗外朝里望,目光从猪移到人,再从人移到猪,又重新从猪移到人,要分清哪张脸是猪的,哪张脸是人的,已经不可能了。”
最后,时代的更迭之快,仅此半个2020年我们就历经了无数个“见证历史的时刻”。所以,不要用当下的眼光批判过去,这一点也显得尤为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