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6.如何看待一个人的微德,也就是微信道德,你遇到这些情况了吗

36.如何看待一个人的微德,也就是微信道德,你遇到这些情况了吗

作者: 杨充0211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10:06 被阅读0次
  • 什么是微德
    • 现在,微信几乎已经成为人们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衍生词 ——“微德”,即一个人在微信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可不要小看这个“微德”,因为它可以充分反映出一个人的情商和教养。曾和几个朋友讨论过:“微信聊天中,最惹人讨厌的行为是什么?”结果,大家一致选出了四种最“败人缘”的行为:
  • 一、60秒语音疯狂轰炸
    • 朋友A说,每次他收到语音消息的瞬间,第一感觉就是抗拒。“十秒就能看完的信息,他偏要让你花几十秒的时间来听,其中又不知会出什么差错……”有一次,A在开会的时候,一个很久不联络的朋友忽然给他发来一串语音。A开会不方便听语音,对方说话又不太清楚,转出的文字也看不出所以然。怕有什么急事,无奈之下他回复对方:我在开会,麻烦打字可以吗?没想到回复他的还是一连串的语音轰炸。后来A点开语音才听清,这个朋友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他要出国出差,拜托他代购电子产品。A一个一个地听,不小心按断了语音,还要点开重听一遍。
    • 语音虽然方便,但在很多时候,传递信息容易出现微小的偏差。再者,不太熟悉的人,使用文字交流,也是在保持一段舒适而礼貌的距离。所以,简单的话可以语音说,具体的话一定要文字说,重要的话,那不如就打一通电话吧!
  • 二、有事不直说,而是问“在吗?”
    • 在微信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人:有事不直接说,而是先问“在吗?”和过去的qq不同,现在大多数人的微信几乎是“全天在线”状态,遇到什么紧急的事情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来。曾在网上看到有人吐槽:“早上看到微信里有人问‘在吗?’,回复了‘在’之后,那边再也没了动静。结果一整天牵肠挂肚,害怕是什么重要的通知,甚至总有种大难临头的恐惧感。到晚上终于忍不住了,发微信过去问那个人到底有什么事,结果那个人居然说‘忘了’……”相信大多数人都收到过别人发来的“在吗”、“问你个事儿”、“有时间吗?”这种无实质性内容的对话。其实,这种对话不仅拉低了沟通效率,也浪费了彼此的时间。
  • 三、收到信息后,只用意念回复
    • 我们虽然不能要求任何人都“秒回”,但收到回复是对一个人最起码的尊重。朋友B是个典型的“聊着聊着就消失”的人,用网上的话说,叫做“意念回复”。他常被身边的朋友吐槽“我回你是秒回,你回我是轮回”。因为这个坏习惯,他的一些朋友总是在吐槽他,为什么事情总是说到一半。在工作中,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得不到他的及时回复,对他的信任度逐渐降低,再也不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B之前总觉得,这只不过是个小失误,没有人会放在心上。但他后来才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潜意识都觉得他是个不靠谱的人,早已开始慢慢疏远他……
    • 我身边的很多人都表示过,和“意念回复”的人聊天,感觉很痛苦。不管和他们说什么,都好像是把一块石头扔到了大海里,没有一点回应。其实,一个简单的收到回复,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你的一句收到,可以让人感到放心,感到踏实,更感到被重视。这种行为意味着尊重,也意味着责任,更加意味着一个人的品质。
  • 四、休息时间,肆意发信息打扰
    • 之前在微博上听到一个人讲过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凌晨2点,他正睡觉的时候,微信响了。原来是朋友发给他的视频请求,他点了接受。结果对方说:“我们在KTV唱你的歌,你听。”他生气地挂了,结果过了一会,手机又响了,对方再次发送视频聊天。还未等他开口,对方抢先喊道“不好意思啊,刚才信号不好,我重打一次,你听你听。”接着传来了KTV里的唱歌声音。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是把自己的方便,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 关于更多详细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6.如何看待一个人的微德,也就是微信道德,你遇到这些情况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nq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