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备课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传世之作,讲述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故事凄美,主人公的命运让人同情。
这篇童话故事安排在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为了达成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用多种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再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儿?请从文中找出关键的语句;
3.同桌合作朗读课文,讨论: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什么?表达了她什么愿望?
4.大讨论:说一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5.读读安徒生爷爷的其他作品,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神奇与美好。
第一课时处理1.2两个板块,第二课时处理后3.4两个板块,第5项留为家庭作业。
文中出现了一些较难的词语:乖巧、兜着、冻僵、蜷着腿、奇异等,引导学生运用上一单元学到的方法(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看图片等)来理解。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要引导学生梳理文中的关键语句,找出关键的词语,如:可怜的,家境贫寒的……有理有据地回答。
五次擦燃火柴是文章的重点,以第五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朗读语段,提取信息,动笔圈画小女孩看到的画面,用表格的形式完成五次擦燃火柴的图表,对于图表,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画,这样会更加丰富多彩一些,理解起来更容易一些。
关于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尝试让学生和小女孩比一比童年,在对比之后,学生可能会认为小女孩的幸福是吃饱穿暖,是得到亲人的疼爱,是得到节日的祝福等,这些幸福,对于小女孩来说,似乎都遥不可及,比较之后,更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更加会珍惜。
这样一篇文章怎样挖掘其隐藏的精神内涵?我要带领学生在读懂这篇童话故事的同时,还能读懂点儿什么,我在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