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以爱的名义来教育
我最讨厌一些所谓的有关教育的爆文,尤其是关于中小学生的文章,其中不乏有这样的字眼:原谅父母对你的狠、现在你现在所受的委屈都是将来的财富……
大多数文章都在以爱的名义为对孩子的伤害找借口。
不少这样的文章在家长朋友圈甚至是教师的朋友圈转发,甚至还被教师发到家长群。
细思极恐。
我们父母、教师对孩子的多少严苛的教育行为是以爱的名义来实施的?
“周六日要学学奥数吧!你看,人家小明都在学,否则咱就落到后面了,妈是为你好……”
“不能动手机、电脑,上瘾了怎么办?你看那个谁谁,天天玩,成绩一塌糊涂!”
“罚你三十遍,是为了你好!还不是为了让你记住!”
“成绩好了就能上个好高中,然后好大学,然后就会有好工作,别怪父母逼你!”
“你用看课外书的时间看看语数外多好!”
……
这些教育类爆文在家长和某些教师的朋友圈流传一方面暴露出我们对“教育好自己孩子和学生”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暴露家长对教育孩子方面缺乏专业方面的学习和指导。
我曾在班级家长群里做过调查:您是否读过家庭教育类专著或参与过家庭教育培训?
调查问卷显示:多数家长读过1-2本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少数家长读过2本以上关于家庭教育类的专著,而且大多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一类的书。
因此,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很多家长和教师十分渴求和喜欢某一种所谓的“神奇的教育方法”。他们希望一用就灵,一用就能让孩子乖乖就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教育规律了解的缺失以及当今教育状况给他们带来的焦虑。
以爱的名义,却深深伤害了孩子和学生,家长和教师却还乐在其中,这正是悲剧之所在。
我们太多的家长和教师注重了“术”(方法)而忽视了“道”(教育规律)。
不要把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冠以“爱的名义”,很多时候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便得冷漠、麻木,身心俱疲。
二、以尊重为前提实施符合规律的教育方法
所谓尊重孩子,不仅是尊重孩子的人格,更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尊重教育规律,让自己的教育行为符合规律。
例如,孩子在成长中所经历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不同,这些因素也造就孩子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我们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的因素。这是孩子个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差异性。
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认知、发展、成长中的共性,我们应当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我认为卡尔罗杰斯的自我完善理论非常适合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共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发展的内在动力。
营造公平、公正、充满爱心、尊重的环境,将孩子的错误视作成长中的必然的理念,是打造自我完善发展的环境的前提。
不同的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但是犯错误的动机却不一定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教师认真分析孩子行为背后原因,如果一刀切地处理,一定会出现许多问题。斯金纳说,人类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简单的反应,而是为了得到一定结果的操作性行为。因此,我要从孩子的差异性来对待孩子的问题。
根据孩子的差异性,我们不能用一把尺来评价学生。
加纳德在《学会关心》一书中提到:“他们需要真正关心他们的成人经常与其进行坦诚的对话,告诉他们,人生的路有千万条,成功的人生也有千万种,不是只有一种活法才能使你赢得尊敬。”
三、促进孩子的自我完善发展
一颗幼苗虽然生长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它也要努力生长。如果给它阳光雨露肥料,那它就会成长的更健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也是这样认为的。
孩子的发展到底需要怎样的环境呢?刚才已经提到:公平、公正、尊重、关心,我想再增加一点——孩子不会因为自己以前或者现在的错误而过度的影响发展。
这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正视孩子的错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帮助孩子发展自我认知,意识到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提升学生的自省意识。
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中,学生会慢慢走上自我发展之路。
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
小马同学总是大大咧咧,字写得龙飞凤舞,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教师或家长会不会让他重写或是有的会给他撕掉重写?
我可能会让他重写,但不会撕掉孩子的作业,撕掉孩子的做作业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
但是我发现小马也有些其他问题,他写字不好的原因一是心态不好、习惯不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肢体行动不都协调。在他跟班级队伍跑操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几次能踏准步点。小马在与教师交流的时候,手总是不自觉地伸进口袋或是手指头不停地伸开、蜷曲。从跟他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与老师的交流障碍是与他在小学是的经历有关。
我没有强迫他必须要写好,但我认为随着时间的发展,他在一个低压力、低焦虑、高自由的班级环境中能渐渐找回自我。
首先的变化是他的身体协调性在初三有了极大的变化,跑步节奏基本能跟上其他同学。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他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书写的问题。一天晚上我看到他在练习本上用铅笔划了很多小方格,然后再小方格中认真练字。
自觉发展 自觉发展小马初二的书写 小马初二的书写
虽然他的书写在初三有一定进步,但是他感觉写的还是有些大,经常写出方格,于是开始自觉训练。
是什么改变了他呢?一是我对他的缺点有极大的包容,因为他的缺点并非是在我的班里、学校中养成的。二是给他好的环境,他在这种环境中不断地增强了自我发展的意识。
在我们的教育中,孩子既有差异性又有整体性,我们需要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理论的强力支撑,并且我们要严格要求我们的教育行为符合规律,有科学的依据。
家长教师既要做一个教育理论研究者也要做一个实践者,要做一个激励大师,也要做一个具有高超的管理艺术者。
尊重学生,尊重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