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今天看到读书笔记这一节。看着文中几个中学生在王先生的指导下学怎么做读书笔记,忽然就想到了自己第一次写读书笔记的事来。
有天语文老师布置了篇作文,让大家读本书,然后写篇读书笔记来。老师并没有给我们读书笔记的半点信息,而我也不觉的这是多难的事,哪怕我从来没写过。
等到写的时候,还是有些傻眼。翻了几本作文大全,也没找到能指引方向的参考。最后,在老妈的《大众电影》(好像暴露年龄了……)里找到一篇电影的影评,觉得可以学习一二。至于写哪本书?对,我说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书。有时候我就是那么轴,说了是书就绝对想不到一篇文章也可以作读书笔记。翻箱倒柜半天,轴到底的我选了《红楼梦》……
不对,应该是虚荣心让我选的她。那会的我还是颇有些中二的,感觉自己就是不出世的大文豪,周围的同学都是渣渣。我必须要选一本能够彰显我品味的书,还有什么比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更符合呢?
虽然在写的时候我还没看完呢,说实话也没怎么看懂,投机取巧的选了林黛玉的诗词部分来写。可惜,能力差得太远,范围还是选得太大,成品很失败,最失败的是我的标题——《评红楼梦》。因为是从影评来的,我一点没发觉这个标题有多坑!
语文老师点评的时候,用特别愉悦的口气说:“班上很多同学都不明白什么是读书笔记,以至于闹了不少笑话。比如有些同学,居然写评红楼梦、评西游记!你们几百字的作文能评出来的吗?”
老师的话,神情我至今记忆犹新。错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这种公开处刑,一直都是好学生的我,居然成了反面教材。
幸好,我也不是玻璃心,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的小姑娘,没多久又开开心心的找老师学写作去了。
emmm,也许,可能,我还有点厚脸皮?
可是对于读书笔记,我几乎没怎么好好写过了。书是看过就忘,也不愿意去写。一直到最近几年,读的书会躲想想,想着想着就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文心》说,读书笔记可大可小。小可以小到一句话里一个修辞手法——为什么用这个手法,这个手法有什么来历,联系上下文,这个修辞有什么好处。大——则可以对某一个典故上下五千年寻根探底,旁征博引。
不过书里也说,读书笔记不要带感情色彩,修辞。尽量保持客观。
莫名觉得这好像又把笔记给定义狭窄里。读到哪里,探究一番是笔记,感慨一番也是笔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