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七堂思维成长了/精英群体的思维喜习惯” 卡罗琳韦布 中信出版社2018年~说实话,一看书名里有精英两个字,我就开始发怵,对于底层草根来说对这两字是多么的又爱又恨啊!麦肯锡内部人士推行的7个行为习惯,帮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更好麦肯锡,一个既声名显赫又低调神秘的国际公司,听听这个介绍那是多么的不可企及的境界。但读完后,还是有些干货的,实用性很强,比如:设定目标,如何提升效率,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决策,如何坚定。结构很好,每章都有足够的调查引证的心理或科学实验(都编写在附录中),语言组织的很好,专门根据职场人常见的行为心理习惯,比如目标、效率、社交、决策、沟通、情绪调节、精力控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不少方法是很有创意和科学根据的。精彩的有在扶梯的地板上印上脚印做人流疏导,非常漂亮。这里如果要吹嘘自己的话,非常合适,因为每读一章都有强烈的代入感,这不就是在写我的实践活动吗。可问题还是来了,懂了很多,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并不是最可悲的。更可悲的是时时刻刻践行这些道理:每日三省,与人为善,重信高效,正能自信,运动读书,纯良诚恳磊落,这一生过的也不咋的,就像我这样。
[金线]云边有个小卖部 张嘉佳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先说下张嘉佳吧,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看的是电子书,当时有些惊艳的感觉,文笔简洁抓人,情感饱满起伏。后来据说这个故事被拍成了大烂片摆渡人,这段就不提了。反过来检视一下当时对这本书的情感,当时的感动肯定是真实涌动的,平复后的了无踪影也确有其事,这是什么问题。这就是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金线之争。放在五十年代,这就是个上纲上线的大问题,作家到底是为谁写作?其实这里面有好几种分类法,譬如有对象法,以作者表达为主的是严肃的,以读者阅读为主的是通俗的。还有就是好坏法,许子东说,书里面能分出好人坏人的就是通俗的,好人坏人混淆不清的就是严肃的。我自己认为的记忆法,能在记忆中留下烙印无法磨灭的就是严肃的,如风来似影去就是通俗的。为了这根金线,折煞了多少作家和评论人。那么,张嘉佳,是个不错的通俗文学创作者。这本书我的同学们看非常合适,因为里面有各种小镇青年遇到的窘境:奉旨归乡的啃老尴尬,上不了大学留在当地发家致富的社会人,医院续命心底善良柔软的邻桌女生,三个发小,一起在家乡疯狂。由于文字的质量密度较小,所以很容易代入,追看,感动。对了,文字质量密度是我理解的另一个评判纬度,类似肖洛霍夫那样用几十页纸写天空云彩的变化,密度大到你读后无法思考的境界绝对不是张嘉佳想要的。最后,还是这句话,书,好与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我相信那句话,甭管书的好坏,不读书肯定是不好的。
[创新]网络迷踪 导演阿尼什查甘蒂 美国2018年~先说一个引子,大名鼎鼎的胡主编昨天发表了一个长长的评论来分析毛衣站的走向和对策,其中有一句重点要画出来,胡主编说中国的创新在五十年内超越不了美国主要是因为中国人从孩童时期直到终老一直被鼓励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我们这里比那边要压抑,所以BLABLA。这胡主编也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开始胡编了。但是这个引子用在这个电影上非常和合适。就是创新,桌面电影前个月刚上映了一部神作解除好友2暗网,这次又来一部神作,纯纯的桌面电影,由于这个故事在故事设置上就需要大量采用外景,这就比暗网的室内设置来的难很多,因为桌面电影如何自然无缝的切入外景画面,而且要和故事线相关联确实非常困难。导演组不但处理好了这个难题而且还写出了一个很漂亮的故事,这个完全不能做剧透。想一想确实如此,我们还在为了偷税天价合同操碎了国家人民的心呢,别人却认认真真去创新,电脑桌面上就能讲出一个让人感动难忘的好故事。
[神话]北欧众神 尼尔盖曼 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看了这么多神话作品,魔戒,贝奥武夫,霍比特人,冰与火之歌,尼伯龙根的指环,雷神。全部是出自北欧众神,欧洲三大神界分为,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北欧众神。对标我们国家就是,顺序就是阐教,道教,佛教。原发的希腊神,我们是阐教神,被后来的新势力都干败了,时间里刚开始会残留一些遗迹,比如封神演义,但是很快新的神界里就只剩下胜利者的传奇了。这样的从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在好莱坞和出版界亦是如此,希腊和罗马神界早已没落,所有的灯光全部聚焦在北欧众神身上。而这部书就是讲述新势力的最佳读本,按图索骥,大家今天知道了,奥丁的一只眼被他自己挖去了留在智慧之泉,洛基不是索尔的兄弟应该是他的二叔,索尔的锤子是矮人做的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需要一起抬才能搬得动,索尔最后和洛基的儿子同归于尽,洛基和看守彩虹桥那个打酱油的哥们同归于尽,不说了,反正都死了,这就是著名的诸神的黄昏。这里我评点一下三股势力,因为晚发,北欧众神是随着野蛮人维京人入侵欧洲开端缘起的,所以相对希腊神话的精巧和复杂,就显得非常粗糙和简单,好处是人物关系清楚易懂,记得原来看希腊神话一顿晕圈。但这个没法和我们的体系对比,阐教道教佛教的更替是有清晰的法统传承的,尤其是佛教的上位,那是有实际政权的背书和确认的。所以各位朋友看了那么多复联系列、魔戒系列、近百集冰火,就不想知道千般变化的最初故事吗?
[异化]Blindspotting 导演Carlos López Estrada2018年~这是今年反应族群问题最好的一部电影,故事非常简单,就是围绕一个假释犯的最后几天假释期发生的各种啼笑皆非的故事。古哥古点的节目里曾经很伤感的讲过一个少数族群的故事,最后古哥说,但愿世界上每个人都能站在少数族群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世界将会美好很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文明化和复杂化,少数派问题非但没有更好的解决,反而出现了极端化,异化,等各种新的问题。极端化就不讲了,说说异化吧,这个片子里就在讲异化,从哲学角度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分裂产生了与自己对立的事物。在我们那个地区,这个现象非常的明显,从最初的几十年前强势的单边政策,那就是呈现出一边倒。没有反对,没有意见。后来一段时间,开始慢慢松动,然后就是连续十几年的反弹,反弹到最疯狂的时候就出现了恐怖。然后再次开始一个轮回,强势的单边政策,一边倒。在美国的好莱坞,因为政治正确的要求已经开始异化的过程,片子里不是白人对黑人的歧视,而是一个老白想混入黑人反被歧视的过程。互联网加剧了社群的分化和崩塌,人们没有因此更多的理解和融合,隔阂和误解只是在加剧,从来没有减少。每次看到这样反应少数族群作品时,总在想,什么时候我们那里能再次回到忘记彼此身份族群的年代?
[飞碟]亿万年的孤独 汪诘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8年~这本书是汪诘老师亲笔签名由古哥转送给我的,收到书的时候我非常高兴,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但还是我之前的逻辑,实体书全部送人,那位朋友愿意阅读,地址给我,快递费出了,我就把这本送给你。这本书印刷精美,值得收藏。这本科普读物题目就很清楚,是讲搜索地外文明的零零总总,我们不是一个孤独的星球,但孤独的我们现在还在寻找那星际的朋友。其中有个逻辑非常棒,说美国已经由政府出面,不允许学校鼓励学生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间来阅读UFO的书籍和杂志,就是说学习UFO有害处,不仅因为很多材料错误百出,还因为它阻碍了孩子们科学精神的养成。这一点上和我们的政府不谋而合,张衡地动仪被请出中学教材的风波正好是这个科学精神的测写,什么是科学精神,就是不违反物理学定律,遵循逻辑结构,能被证伪能被重复实验的探索精神。我见过很多朋友,知识面非常广泛,却坚信金字塔是外星人建的,是外星人建立了地球文明,用书里的话解释,这叫面壁人效应,三体里面壁人因为有向智子说谎的使命,所以面壁人说的都是在装。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的认知就此分裂了,一部分人坚信UFO,一部分人不信。就此推延,UFO,外星人,纳米袜子,石墨烯手机,冬虫夏草,以形补形,世界在每个事物的信和不信上,被碎化成一颗颗粒子和尘埃,我们的地球,不仅仅在宇宙中孤单亿万年,就在地球上,每个灵魂,亦是如此孤单。
[Free solo] 霍诺尔德 国家地理 2018年~有个朋友前几日和我说看了个纪录片一看评分才七点多,我说我告你一个经验,纪录片评分下九分的别看,动画片和纪录片是两个独特的分类,天然带粉,所以没有九分没法混。今天我推荐一个评分是十分也就是我给打满分的纪录片。霍诺尔德,没听过很正常,但是他是徒手攀岩界上帝一般的人物。亚历克斯·霍诺尔德成为了首个 Free Solo 登顶酋长岩的人类。他在完全没有任何物理保护的前提下,成功 Free Solo 徒手攀登酋长岩 El Capitan。这是一整块从谷底起算高度超过3000英尺(约900米)的花岗岩,大体上与地面垂直,表面布满被微气候磨成的光滑岩壁,采用有保护的绳索攀登,酋长岩有许多条路线可以登顶。但如果抛弃了装备和队友,独自一人徒手自由攀登,活着完成前三分之一程的可能性都已微乎其微,勿言登顶。为了攀爬酋长岩,他自己在这里训练了十年,攀爬了一千次以上。因为对于徒手攀岩,要么封顶,要么死亡,没有第三种可能,他的朋友们因为攀岩已经死了二十多个,这是以命相博。还有牛逼的就是摄制组,导演和制片是对韩国夫妻,在不打扰到攀爬者的前提下,这么多优美震撼的镜头需要多少的努力和构思啊。人类很渺小,但在有限的人生里,就是有人在做一些艰难、痛苦、却又伟大而且纯粹的事情。不为封官加爵,不为世界和平,只是为了证明,人类,可以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