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
故事的构建和真挚的情感让我有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但这个中文版的阅读体验,半听半看确实不是一种舒服的方式,尤其是提前看了剧情,破坏了很多情节点的撩动,但却能更以分析的角度来看。
1.文章如同舞台剧,第一幕的马车回应着最后的逃跑。法官卡尔特和男主角相似,出场过的人物再次巧合。一幕一幕,马车,法庭,医生家,法国监狱,法庭....
2.两个城市的勾连,不同人物出场的铺垫。双城体现在哪里?如同双关一样。英国会有法国的命运么?此处不是天堂,却是人物在相连在一起。还有银行。
3.写作者的立场,站在中产阶级上,一面同情一面又有着鄙夷。虽然是陈述骚乱中的平静,却没有往更深的地方去写。我思考了好久,这个文章写给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最好?愚昧的暴民和不识字的农夫却是看不了,但最终作者也没有去抒发他的理想。
4.人物如同纸糊,露西这多白莲花怎么看都不喜欢。生活太过理想化。每天在监狱下站两个小时等丈夫,像是一种教化,更像是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对我个人而言会丧失同情,不知道对于别人而言会怎样?那个时代是否正处于女性角色开始解放的年代?
这个故事,一个蒙冤的马内特医生,一受刺激就去做鞋,一个圣父一样的角色。一个颓废者,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一群相信好人有好报的人,为什么都让我不是那么喜欢呢?无力?还是麻木?
我的人物想要怎么样呢?复杂又要多复杂,多黑多白,多冤多惨?小人物在无力环境中的挣扎。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无所不有,我们一无所有。
对如今的我们,依旧有这个感觉。时代,几百年过去了,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也没有变得更好或者更坏。弘扬伟大的人性,人人都是看着童话张大的,如同摇篮中,给人以希望,只是个人。
乐观者得天下,无病呻吟又为哪般?真正有用的故事,是给人心灵震撼的东西。
或许,当代的像 琅琊榜,像 甄嬛传。
复仇,理性的复仇。改变,更好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