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的路上,偶遇小C,他手里拿着一盒牛奶,兴冲冲向我跑来说:“老师,咱们顺路,一起回家吧!”一路上我们聊高三的紧张与辛苦,聊我工作中的故事,然后他对我说:
小C的确是属于那种帅气的小伙子,而且特别阳光,就算是跟我唠叨高三的紧张与辛苦时,他也一直嘴角上扬,保持微笑,一点儿也没有”苦大仇深“、”怨天尤人“的感觉。说完我就到家了,然后这个话题也到此结束,但是...... 犯有间歇纠结症的我,在深夜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因为,有人跟我说:然后,我脑子里的两个小人,也打起了架来! 可是,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聊天而已,真的有必要张口闭口教育他吗?为什么要把本来轻松愉快的聊天变成“教育会”、“批斗会”呢?
有时候,学生来找老师聊天,只是想找一个能够耐心地、静静地听他分享趣事、诉说心事的人,他只是想找一个可以和他”共情“的人,就像朋友一样!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你希望自己的朋友总是”批斗“你吗? 时时不忘教育学生是我们经常容易犯的错误!让我们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共情“,像对待朋友那样跟我们的”小朋友“相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