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征伐高丽失败,隋朝撤军
【原文】
八年(壬申,公元612年)
春正月,帝分西突厥处罗可汗之众为三,使其弟阙度设将羸弱万余口,居于会宁,又使特勒大奈别将余众居于楼烦,命处罗将五百骑常从车驾巡幸,赐号曷婆那可汗,赏赐甚厚。
初,嵩高道士潘诞自言三百岁,为帝合炼金丹。帝为之作嵩阳观,华屋数百间,以童男童女各一百二十人充给使,位视三品;常役数千人,所费巨万。
云金丹应用石胆、石髓,发石工凿嵩高大石深百尺者数十处。凡六年,丹不成。帝诘之,诞对以“无石胆、石髓,若得童男女胆髓各三斛六斗,可以代之。”
帝怒,锁诣涿郡,斩之。且死,语人曰“此乃天子无福,值我兵解时至,我应生梵摩天”云。
四方兵皆集涿郡,帝征合水令庾质,问曰:“高丽之众不能当我一郡,今朕以此众伐之,卿以为克不?”
对曰:“伐之可克。然臣窃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
帝作色曰:“朕今总兵至此,岂可未见贼而先自退邪?”
对曰:“战而未克,惧损威灵。若车驾留此,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事机在速,缓则无功。”
帝不悦,曰:“汝既惮行,自可留此。”
右尚方署监事耿询上书切谏,帝大怒,命左右斩之,何稠苦救,得免。
壬午,诏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馀、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暆、带方、襄平等道,骆驿引途,总集平壤,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宜社于南桑干水上,类上帝于临朔宫南,祭马祖于蓟城北。
帝亲授节度:每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队百人,十队为团,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团各有偏将一人;其铠胄、缨拂、旗幡,每团异色;受降使者一人,承诏慰抚,不受大将节制;其辎重散兵等亦为四团,使步卒挟之而行;进止立营,皆有次叙仪法。
癸未,第一军发;日遣一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终四十日,发乃尽,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亘九百六十里。御营内合十一卫、三台、五省、九寺,分隶内、外、前、后、左、右六军,次后发,又亘八十里。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甲辰,内史令元寿薨。
二月壬戌,观德王雄薨。
北平襄侯段文振为兵部尚书,上表,以为帝“宠待突厥太厚,处之塞内,资以兵食,戎狄之性,无亲而贪,异日必为国患。宜以时谕遣,令出塞外,然后明设烽候,缘边镇防,务令严重,此万岁之长策也。”
兵曹郎斛斯政,椿之孙也,以器干明悟,为帝所宠任,使专掌兵事。文振知政险薄,不可委以机要,屡言于帝,帝不从。及征高丽,以文振为左候卫大将军,出南苏道。
文振于道中疾笃,上表曰:“窃见辽东小丑,未服严刑,远降六师,亲劳万乘。但夷狄多诈,深须防拟,口陈降款,毋宜遽受。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余城自克;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艰阻,兵粮既竭,强敌在前,靺鞨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三月辛卯,文振卒,帝甚惜之。
癸巳,上始御师,进至辽水。众军总会,临水为大陈,高丽兵阻水拒守,隋兵不得济。
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谓人曰:“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然艾灸额,瓜蒂喷鼻,治黄不差,而卧死儿女手中乎!”乃自请为前锋,谓其三子曰:“吾荷国恩,今为死日!我得良杀,汝当富贵。”
帝命工部尚书宇文恺造浮桥三道于辽水西岸,既成,引桥趣东岸,桥短不及岸丈余。高丽兵大至,隋兵骁勇者争赴水接战,高丽兵乘高击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众。麦铁杖跃登岸,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皆战死。乃敛兵,引桥复就西岸。
诏赠铁杖宿公,使其子孟才袭爵,次子仲才、季才并拜正议大夫。更命少府监何稠接桥,二日而成,诸军相次继进,大战于东岸,高丽兵大败,死者万计。诸军乘胜进围辽东城,即汉之襄平城也。
车驾渡辽,引曷萨那可汗及高昌王伯雅观战处以慑惮之,因下诏赦天下。命刑部尚书卫文昇、尚书右丞刘士龙抚辽左之民,给复十年,建置郡县,以相统摄。
夏五月壬午,纳言杨达薨。
诸将之东下也,帝亲戒之曰:“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欲轻兵掩袭,孤军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行法。公等进军,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以致失亡。又,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
辽东数出战不利,乃婴城固守,帝命诸军攻之。又敕诸将,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辽东城将陷,城中人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城中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再三,帝终不寤。既而城久不下,
六月己未,帝幸辽东城南,观其城池形势,因召诸将诘责之曰:“公等自以官高,又恃家世,欲以暗懦待我邪!在都之日,公等皆不愿我来,恐见病败耳。我今来此,正欲观公等所为,斩公辈耳!公今畏死,莫肯尽力,谓我不能杀公邪!”
诸将咸战惧失色。帝因留城西数里,御六合城。高丽诸城各坚守不下。
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兒帅江、淮水军,舳舻数百里,浮海先进,入自水,去平壤六十里,与高丽相遇,进击,大破之。护兒欲乘胜趣其城,副总管周法尚止之,请俟诸军至俱进。护兒不听,简精甲四万,直造城下。高丽伏兵于罗郭内空寺中,出兵与护兒战而伪败,护兒逐之入城,纵兵俘掠,无复部伍。伏兵发,护兒大败,仅而获免,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高丽追至船所,周法尚整陈待之,高丽乃退。护兒引兵还屯海浦,不敢复留应接诸军。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出扶馀道,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出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出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出沃沮道,左屯卫将军辛世雄出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出襄平道,右武候将军赵孝才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昇出遂城道,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昇出增地道,皆会于鸭绿水西。
述等兵自泸河、怀远二镇,人马皆给百日粮,又给排甲、枪矟并衣资、戎具、火幕,人别三石已上,重莫能胜致。下令军中:“士卒有遗弃米粟者斩!”军士皆于幕下掘坑埋之,才行及中路,粮已将尽。
高丽遣大臣乙支文德诣其营诈降,实欲观虚实。于仲文先奉密旨:“若遇高元及文德来者,必擒之。”
仲文将执之,尚书右丞刘士龙为慰抚使,固止之。仲文遂听文德还,既而悔之,遣人绐文德曰:“更欲有言,可复来。”文德不顾,济鸭绿水而去。
仲文与述等既失文德,内不自安,述以粮尽,欲还。仲文议以精锐追文德,可以有功。述固止,仲文怒曰:“将军仗十万之众,不能破小贼,何颜以见帝!且仲文此行,固知无功,何则?古之良将能成功者,军中之事,决在一人。今人各有心,何以胜敌!”时帝以仲文有计画,令诸军谘禀节度,故有此言。
由是述等不得已而从之,与诸将渡水追文德。文德见述军士有饥色,故欲疲之,每战辄走。述一日之中,七战皆捷,既恃骤胜,又逼群议,于是遂进,东济萨水,去平壤城三十里,因山为营。
文德复遣使诈降,请于述曰:“若旋师者,当奉高元朝行在所。”述见士卒疲弊,不可复战,又平壤城险固,度难猝拔,遂因其诈而还。述等为方陈而行,高丽四面钞击,述等且战且行。
秋七月壬寅,至萨水,军半济,高丽自后击其后军,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于是诸军俱溃,不可禁止。将士奔还,一日一夜至鸭绿水,行四百五十里。将军天水王仁恭为殿,击高丽,却之。来护兒闻述等败,亦引还。唯卫文昇一军独全。
初,九军度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两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帝大怒,锁系述等。
癸卯,引还。
初,百济王璋遣使请讨高丽,帝使之觇高丽动静,璋内与高丽潜通。隋军将出,璋使其臣国智牟来请师期。帝大悦,厚加赏赐,遣尚书起部郎席律诣百济,告以期会。及隋军渡辽,百济亦严兵境上,声言助隋,实持两端。
是行也,唯于辽水西拔高丽武历逻,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已。
八月,敕运黎阳、洛阳、洛口、太原等仓谷向望海顿,使民部尚书樊子盖留守涿郡。
九月庚寅,车驾至东都。
冬十月甲寅,工部尚书宇文恺卒。
十一月己卯,以宗女为华容公主,嫁高昌。
宇文述素有宠于帝,且其子士及尚帝女南阳公主,故帝不忍诛。甲申,与于仲文等皆除名为民,斩刘士龙以谢天下。
萨水之败,高丽追围薛世雄于白石山,世雄奋击,破之,由是独得免官。以卫文昇为紫光禄大夫。诸将皆委罪于于仲文,帝既释诸将,独系仲文。仲文忧恚,发病困笃,乃出之,卒于家。
是岁,大旱,疫,山东尤甚。
张衡既放废,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帝还自辽东,衡妾告衡怨望,谤讪朝政,诏赐尽于家。衡临死大言:“我为人作何等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耳,促令杀之。
【原文华译】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
1 春,正月,皇帝将西突厥处罗可汗的部众一分为三,让他的弟弟阙度设率领羸弱一万余人,居住在会宁,又命特勒大奈率领其他人居住在楼烦,命处罗本人率骑兵五百人跟从车驾巡幸,赐号为曷婆那可汗,赏赐非常丰厚。
2 当初,嵩高山道士潘诞自称三百岁,为皇帝合炼金丹。皇帝为他建造嵩阳观,豪华房屋数百间,以童男童女各一百二十人供他使唤,官位以三品官待遇;平常保持有数千人为他役使,花费巨万。潘诞说炼金丹要用石胆、石髓,征发石工凿嵩高山大石,深达百尺的有数十处。炼了六年,金丹炼不成。
皇帝诘问他,潘诞回答说:“无石胆、石髓,若得童男女胆髓各三斛六斗,可以替代。”
皇帝怒,锁拿到涿郡,斩首。潘诞临死前,对人说:“这是天子无福,也是正好我兵解的时辰到了,我应升上梵摩天。”
3 四方军队都已集中到涿郡,皇帝召见合水县令庾质,问道:“高丽的人口不能当我一郡,如今朕以大军讨伐之,卿认为能攻克不?”
回答说:“伐之可克。但是臣私底下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
皇帝作色说:“朕如今总兵至此,岂可未见贼而先自退?”
回答说:“如果战而未克,恐怕有损陛下威名。不如车驾留在此处,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必定攻克。事机在速,缓则无功。”
皇帝不悦,说:“你既然不敢去,自然可以留在此地。”
右尚方署监事耿询上书切谏,皇帝大怒,命左右将他斩首,何稠苦救,得以免死。
正月二日,下诏左路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路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暆、带方、襄平等道,络绎不绝于途,总集于平壤,一共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而负责运输的民夫人数,是士兵的两倍。在南桑干河畔祭祀社神,在临朔宫南祭告上天,又在蓟城北祭祀马神。
皇帝亲授节度:每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每队一百人,十队为一团;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每团各有偏将一人;其盔甲、帽穗、马缨、旗幡,每团颜色不同;受降使者一人,承诏慰抚,不受大将节制;其他辎重散兵等也分为四个团,在步兵保护下前进;进止立营,都有次序号令。
正月三日,第一军出发;之后每日出发一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前后四十日,才出发完毕,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连绵九百六十里。皇帝御营内共有十二卫、三台、五省、九寺,分隶属内、外、前、后、左、右六军,依次后发,又连绵八十里。近古出师之盛,从未如此盛大。
4 正月二十四日,内史令元寿薨逝。
5 二月十二日,观德王杨雄薨逝。
6 北平襄侯段文振为兵部尚书,上表,认为皇帝“宠待突厥太厚,让他们居住在塞内,又资助他们以军粮,戎狄之性,没有亲情,一味贪婪,他日必为国患。应该在恰当的时候晓谕遣返,让他们回到塞外,然后明设烽候,沿边镇防,不要让事态严重,这才是万年之长策”。
兵曹郎斛斯政,是斛斯椿的孙子,因为有才干,熟悉业务,为皇帝所宠任,皇帝让他专掌军事。段文振知道斛斯政阴险轻薄,不可委以机要,屡次劝告皇帝,皇帝不从。等到征讨高丽,皇帝任命段文振为左候卫大将军,从南苏道出发。
段文振于道中病重,上表说:“我看辽东小丑,没有受过严厉的刑罚,竟劳动陛下御驾亲征。但夷狄多诈,必须加强提防,如果他们嘴上承诺投降,不要马上接受。雨季就要来临,不可拖延。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攻拔。如果能倾覆其根本,其他城池自然攻克;如果不能及时平定,遇上秋季大雨,深为艰阻,兵粮枯竭,强敌在前,靺鞨在后,迟疑不决,不是上策。”
三月十四日,段文振去世,皇帝非常痛惜。
7 三月十四日,皇帝开始统率各师,亲自指挥,进军到辽水。众军总会师,临水列为大阵,高丽兵在对岸拒守,隋兵无法渡河。
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对人说:“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在额头上艾灸,又喷瓜蒂汁通鼻,治那一身老病,而卧死在儿女手中呢!”于是自请为前锋,对他的三个儿子说:“我身受国恩,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我得以战死,你们就能富贵!”
皇帝命工部尚书宇文恺造三条浮桥于辽水西岸,既成,引桥向东岸靠拢,桥短,离岸还有一丈多。高丽兵大至,隋兵骁勇者争相赴水接战,高丽兵乘高攻击,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众。麦铁杖一跃登岸,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都战死。于是收兵,把浮桥再拉回西岸。
皇帝下诏,追赠麦铁杖为宿公,让他的儿子麦孟才继承爵位,次子麦仲才、麦季才都拜为正议大夫。再命少府监何稠接桥,二日而成,诸军相次继进,大战于东岸,高丽兵大败,死者数以万计。诸军乘胜进军包围辽东城,就是汉朝的襄平城。
皇帝车驾渡过河,带曷萨那可汗及高昌王麹伯雅去观看战场,以震慑他们,并下诏大赦天下。命刑部尚书卫文昇、尚书右丞刘士龙抚慰辽河东岸之民,免除赋税十年,建置郡县,以相统摄。
8 夏,五月四日,纳言杨达薨逝。
9 诸将东下时,皇帝亲自告诫他们说:“此次出兵,是吊民伐罪,不是为了功名。你们当中有的人可能没有领会朕的意思,想要轻兵掩袭,孤军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这不是大军的战法。你们进军,当兵分三路,有所攻击,必定三路互相知道,不得轻军独进,以造成损失。又,凡军事进止,都必须先向我奏报,等我指挥,不得专擅。”
辽东人数次出战不利,于是婴城固守,皇帝命诸军攻城。又敕令诸将,高丽如果投降,即宜抚慰接纳,不得纵兵。辽东城池将要陷落的时候,城中人就说要投降。诸将奉旨不敢再继续攻打,先令飞驰上奏,等皇帝的旨意传来,城中的守御又重整旗鼓,继续抵抗。如此反复再三,皇帝始终没有醒悟。既而城池久攻不下。
六月十一日,皇帝抵达辽东城南,观察城池形势,召诸将诘责说:“你们自以为是高官,又仗恃家世,是不是以为我愚昧胆小?在东都之时,你们都不愿让我来,是怕我亲眼看见你们的毛病和失败吧。我今天来此,就是要看看你们的作为,把你们斩首!你们今天怕死,不肯尽力,是以为我不能杀你们吗?”
诸将全都战惧失色。皇帝于是留在城西数里,坐镇六合城。高丽诸城各坚守不下。
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江、淮水军,船舰绵延数百里,渡海先行前进,入自浿水,逆流而上,距平壤六十里,与高丽军相遇,进击,大破高丽军。
来护儿想要乘胜直扑平壤城,副总管周法尚制止他,请他等诸军抵达会师后再一起前进。来护儿不听,简选精兵四万人,直造城下。高丽伏兵于外城空寺中,出兵与来护儿交战,假装战败,来护儿追逐入城,纵兵抢掠,队伍四散,失去统一指挥。高丽伏兵发动,来护儿大败,仅仅逃得一命,士卒生还者不过数千人。高丽追击到船只停泊处所,周法尚严阵以待,高丽才撤退。来护儿引兵撤回海边,不敢留下来接应后面的军队。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从扶余道,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从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从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从沃沮道,左屯卫将军辛世雄从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从襄平道,右武候将军赵孝才从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昇从遂城道,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昇从增地道出征,皆会师于鸭绿江西岸。
宇文述等各部队,都是泸河、怀远二镇的士兵,人马都给一百天的粮,又给铠甲、枪槊以及衣服、战具、炊具、帐篷等,每人负重三石以上,士兵们都无法承受。又下令军中:“遗弃米粟者斩!”士卒们于是都在帐篷内掘坑将粮食掩埋,才走到一半,粮食已经快吃尽了。
高丽派大臣乙支文德到隋军军营诈降,实际上是要观察虚实。于仲文先奉密旨:“如果遇到高元或乙支文德来,一定把他们擒了。”
于仲文将要逮捕他,尚书右丞刘士龙为慰抚使,坚决制止。于仲文于是放乙支文德回去,既而反悔,派人追上,骗乙支文德说:“还有话说,可以回来。”乙支文德不顾,渡鸭绿江而去。
于仲文与宇文述等放走了乙支文德,心中不能自安,宇文述因为粮食吃尽,想要撤退。于仲文建议以精锐追击乙支文德,可以有功。
宇文述坚决制止,于仲文怒道:“将军仗十万之众,不能破小贼,有何颜面去见皇帝!况且我此行,早就知道无法建功,为什么呢?古代良将能成功的,军中之事,都是一个人决定。如今各有心思,何以胜敌?!”
当时皇帝认为于仲文有韬略,下令诸军向他咨询禀告,归他节度,所以他才这么说。
于是宇文述等不得已而听从他,与诸将渡水追乙支文德。乙支文德见宇文述军士面有饥饿之色,故意要进一步拖垮他们,每次一交战就撤退。宇文述一日之中,七战皆捷,既仗恃自己得胜,又逼于群议,于是继续前进,东渡萨水,离平壤城三十里,依山为营。
乙支文德再次遣使诈降,向宇文述请求说:“您如果撤退,我当带着高元到皇帝行在朝见。”宇文述见士卒疲弊,不可再战,又平壤城险固,度量着一下子也难以攻拔,明知对方有诈,也假装相信,撤退。宇文述等列为方阵行军,高丽军四面抄击,宇文述等且战且行。
秋,七月二十四日,宇文述抵达萨水,军队渡河渡了一半,高丽军自后击其后军,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于是诸军崩溃,不可禁止。将士奔还,一日一夜至鸭绿江,行四百五十里。将军、天水人王仁恭殿后,击退高丽追兵。来护儿听闻宇文述等战败,也引兵撤退。唯独卫文昇一军得以保全。
当初,九军渡辽,一共三十万五千人,等到撤回辽东城,只剩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数以巨万计,全部丢失得一干二净。皇帝大怒,锁拿宇文述等。
七月二十五日,皇帝撤军。
当初,百济王扶余璋遣使申请参加讨伐高丽,皇帝派他负责侦察高丽动静,扶余璋暗中与高丽勾结。隋军将要出兵,扶余璋派他的臣下国智牟来请示出师日期。皇帝大悦,厚加赏赐,派尚书起部郎席律去百济,告知他会师日期。等到隋军渡辽河,百济也严兵于边境,声言助隋,实际上两头观望。
此次出兵的战果,只是在辽水以西攻拔高丽武历逻,设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已。
八月,敕令运黎阳、洛阳、洛口、太原等粮仓谷米到望海顿,派民部尚书樊子盖留守涿郡。
九月十三日,皇帝车驾回到东都洛阳。
10 冬,十月八日,工部尚书宇文恺去世。
11 十一月三日,皇帝以宗室女儿为华容公主,嫁给高昌国王。
12 宇文述一向受宠于皇帝,而且他的儿子宇文士及又娶皇帝的女儿南阳公主,所以皇帝不忍心诛杀他。十一月八日,宇文述与于仲文等都被除名为民,斩刘士龙以谢天下。
萨水之败,高丽追围薛世雄于白石山,薛世雄奋击,击破高丽军,所以唯独对他只是免职处分。以卫文昇为金紫光禄大夫。诸将都委罪于于仲文,皇帝既把诸将释放,唯独还关押于仲文。于仲文忧愁恚恨,发病困笃,这才被释放,死在家中。
13 本年,大旱,瘟疫,山东尤其严重。
14 张衡既被贬斥,皇帝仍不断派亲信去观察他的作为。皇帝从辽东回来,张衡的小妾告张衡心怀怨望,诽谤朝政,皇帝下诏,赐张衡自尽于家中。张衡临死前大声高喊:“我替人做了什么事,还指望能久活?”
监刑者塞住自己耳朵,催促令人赶快杀了他!
【柏杨注】
张衡拉杀杨坚,杨广一定要杀他灭口。监刑官塞住自己耳朵,不想听到,怕自己再被灭口。
【学以致用】
这一篇思考几点
01,没有战略,只知道蛮干,最后只有失败
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
杨广这次征伐高丽,作战部队113万,后勤保障人员一倍以上,加起来就是300多万人,
这么多人去攻打一个小小的高丽,怎么就打成这个样子呢?
这意味着什么呢?两点
1,盛大的军队,不代表是强大的军队,
有多少优势就会有多少劣势。
2,老大要有点会计思维
也就是说, 要先算账
比如用兵法里面的“五事七计”先核算一下
有多少的物资储备以及怎样的供应能力才能支撑得了300多万人的战斗消耗?
隋朝的军队看起来强大,但劣势在于物质保障跟不上,在于地形上不利于自己这一方,更在于领导力的问题上
02,如果杨广不御驾亲征,结果又会如何呢?
当年的苻坚老板硬是要御驾亲征,最后在合肥战役中失败,最后产生连锁反应,前秦公司崩盘。
后来的蒋老板,不管是在10年的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后来三年大决战时期,他都想在前线指导战斗,但有意思的是,凡是他在前线指挥的,几乎都是失败的。
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领导力问题
就是要让前线的战斗人员有弹性作战的余地。
一个人有了弹性作战的空间,他就能因时因地因势来发挥创造力,最后完成公司想要的结果。
杨广想要逞威风,最后失败了,自己又不承担主要责任。这是流氓领导者的人性特征了。
03,高丽能打赢,不是高丽有多牛,而是因为危机意识,提前有准备
隋文帝第一次征伐高丽(598年),距离现在是14年,这14年当中,对方一直有恐惧,所以一直有准备
因此,高丽面对隋炀帝多次征伐,以及后面李世民的征伐,依旧能够抵挡得住,没有被攻破。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当年杨坚第一次征伐高丽的情形(笔记754篇),当时是不是应该有人去研究,怎么用低代价,用多种策略进攻高丽?
延伸一点题外话, 如果万一有机会再一次对小鬼子作战,那么,现在是不是得思考怎么用多种方案来让那个军国主义彻底消灭。
所以,不管是抵御外敌,还是主动进攻外敌,都要提前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