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偷懒,写篇评论。🤓
昨晚,朋友圈被周杰伦大战蔡徐坤刷屏,然后今天看到周杰伦冲到超一亿热度,创造微博记录,作为九零后当真是倍感兴奋的。
战争的“萨拉热窝事件”是这样的:7月16日晚,在豆瓣“自由吃瓜基地”小组中,有网友困惑于周杰伦演唱会的火爆一本正经地发帖称:周杰伦微博超话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什么,转发评论都没破万,演唱会一般都是粉丝去看,他粉丝真这么多吗?
事实证明,周杰伦的粉丝比她能够想象的还要多。
那我不禁在想,流量究竟意味着什么?很显然,流量并不等同于真实,此次事件便是铁证;流量和价值也是两码事,不然坊间怎么会有“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慨叹;但可以确定的是,流量是导向,就像水流一样,流量过处泥沙俱下,它是要冲刷出一片新大洲来的。然而,与水流不同的是,流量可能只是泡沫,一场五彩的梦幻而已,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就曾指出,“这个社会已经变成了景观的庞大堆积”,“社会从物质生产已经进化到了景观生产”。这里的景观类似于其弟子波德里亚口中的“超现实”,波德里亚在解读迪斯尼乐园与水门事件的同构性时宣称虚幻的景观化事物成了当代世界的本质。
澎湃新闻对此评论道,景观社会正在遮蔽这个世界的真相,而流量和数据,正是最好用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流量明星本来并不是明星,因为有了流量,他也就成了明星。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由一个粉丝细小的事件引爆为一场起义,借由集体的怀旧来宣示自我的不满,从被话语权剥离已久的既有“规训”中走出。
然而,这样做的前提是要有旧可怀。蔡徐坤的粉丝是没有这种旧的。加之在超话一度难逢敌手,他们已经习惯沉醉于主观构建的景观化自我,这样两个圈层的对立便在所难免。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问,周杰伦是流量明星吗?不是流量明星,为什么要做数据?
郝圆认为,在华语乐坛的编年史中“做数据”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区分了传统全民偶像时代和互联网流量明星时代。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传播形式也随之出现了改变,原本集中的大众传播转向了分众传播,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被稀释,“流量为王”成了新的原则。
这像极了某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这样做了。”齐泽克对此认为,时过境迁之后这个定义已经不再适用于今日,今日意识形态的定义应该是:“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他们依旧坦然为之。” “就其基本层面而言。意识形态不是掩饰事物的真实状态的幻觉,而是构建我们的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而我们共同身处这一幻象的穹顶之下。
那么,以流量反流量,在固有的意识形态下反抗意识形态,这场战争究竟谁是赢家?
周杰伦影响力确实登顶。然而,在娱乐资本的大潮下,这又不过是一场中年人怀旧式的自我狂欢,看似风光的胜利下却又为这浪潮的呼啸推波助澜。
蔡徐坤呢?确实输了。可是他的粉丝可是日常活跃的,这样长线程比拼下去,比如说一周、一个月,那些中年粉丝如何相比?相信过不了多久蔡徐坤的热度仍将重回第一。
微博平台?流量机制?打榜文化?它们确实经过此次事件赚足了眼熟,连小众的超话都搞得人尽皆知。热闹过后呢,是得到认可、还是暗藏遭遇反噬的危机?
在日益复杂的世界,没有人敢做出确定的结论。谁都可能获胜,周杰伦一方、蔡徐坤一方、以及这背后的运作机制。
也许人民日报的这则评论较为中肯:“中老年歌迷用一次行为艺术解构了数据与热度:流量不等于流行,榜单在网上更在心上。”对中年人来说,流量并不代表事实;年轻人呢(之前是坤粉们)也决不会因为这一次挫折而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者说观点?)。
热点终究是热点,浪潮一过,便无从诉说;我们的注意力永远在下一个。
最后,我想到了王东岳的递弱代偿原理。想想十几年前,我们看着制作不那么精良的林正英、成龙、阿凡提、海尔兄弟们可以那么津津有味,如今再出谁还能够看下去?时代在进化,我们也被浪潮裹挟着不断适应着、进化着,享受它的便利的同时,也将失去某种曾经拥有的活力。
我们也曾年少,我们终将年老。
时代里没有温情,总是后来者的主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