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简单的调整,就可以成功地改变一个系统。不同的角色与责任意味着结构。
随着组织变大,责任和结构就必须要正式化,必须严格划分工作和责任,才能维持组织结构的正常运行。
几乎所有商学院都有类似“组织理论”的必修课程。
厚厚的教科书会列出种种可能的组织结构,供企业主管来选择。虽然看起来十分广阔复杂,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只有一个主要的原则,那就是“随机应变理论”。
随机应变理论就像系统理论一样不只是理论,也是事实。
简单地说,就是天下没有一种最佳的组织形式。
对于任何特定的组织而言,最好的结构是要看整体的配合与其他因素而决定。
一旦建立了责任与不同角色的结构后,就会产生边界。边界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种边界是必要的,可以维持结构的稳定,如果产品推销部门的人觉得自己可以毫无顾忌地闯进生产部门,指挥他们如何制造产品,结果将是一团混乱;另一方面,如果两个部门的边界过于严格,没有任何沟通,整个结构就会变得僵化,失去效率。
边界不仅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每个人也都面临边界的问题,在婚姻、家庭、亲戚、朋友圈以及工作中,我们每天都必须做出选择,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越界,挤压别人的空间。
实际上,只要我们懂得尊重他人的边界,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没有觉察到他人的边界而行事,最后一定会惹怒别人,遭受惩罚。这些边界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例如,心理学家表示,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才会感到自在。在美国,这段距离相当大,我们与刚认识的人谈话时,通常必须保持三尺以上的距离。在印度,标准距离也许只有一尺。这种身体距离的界线,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给彼此一点空间”。
更大的问题是在建立自己的边界时,学习去觉察他人的边界,知道何时尊重这些边界。当心理医生时,在我的病人中,我觉得至少有一半人患有我所谓的“吊桥”症状。我会对他们说:“我们全都生活在一座城堡里,城堡周围有一条护城河,护城河上面有一座吊桥,我们可以随时放下吊桥打开大门,也可以及时拉起吊桥关闭入口。”病人的问题是,他们的吊桥常常不起作用。他们也许会让吊桥形同虚设,一直敞开着,允许所有人侵入他们的城堡和私人空间,任意逗留,造成伤害;要不然拉起吊桥,一直紧闭大门,不让任何人进入城堡,把自己隔离在孤独和
寂寞中。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害的。
这些病人缺乏了自由,以及有弹性的应变系统。我曾描述过一个女子,她会与所有约会的对象上床,当她觉得自己是在犯贱之后,又完全停止了约会。她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有些男人一定要拒之门外,有些男人可以请他到客厅,但不能到卧室,而有些男人可以被允许进入卧室。她以前完全没有想到,对于不同的男人至少有三种应对方式。她也不知道自己有力量做选择,画下界线,保护自己的领域。
何时放下我们的吊桥,何时拉起来,这是个人的选择。但是这个选择带来了另一种复杂性。如果我们一直开放吊桥,人与事也许会涌进我们的生命,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受到外界事物和人的影响,或多或少会刺激我们,对自我产生冲击,这就形成了伤害。但是,如果我们把自己永远封闭在城堡之内,完全与世隔绝,虽然不会受到刺激和伤害,但是我们的精神会在孤独和寂寞中停止成长,人格也会随之萎缩。
“接受伤害”是指允许自己放下吊桥,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承受一定程度的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