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然而,她 的降生没有给家里带来欢乐,她是这个家中不被欢迎的存在。两以后,弟弟降生了。弟弟是全家的宝贝,为了更好的照顾弟弟,招娣被送到外婆家生活,一直到要上学的年纪,招娣才被接回家。回家,还不如不回。外婆虽然年纪大了,对招娣却很疼爱,从不打她骂她。回到家里,招娣每天都要挨上几次骂。弟弟哭了,骂招娣;妈妈从地里回来累了,骂招娣;爸爸没有钱买烟和酒了,骂招娣。招娣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煮饭、烧水、洗衣服、扫地、照顾弟弟,也从早到晚不停地挨骂。招娣委屈,却不敢哭,哭了以后会挨打。招娣想不通,为什么弟弟什么活都不用做?为什么弟弟每天都有鸡蛋吃,而自己连多吃一点饭都不行?弟弟长得高高大大白白胖胖的,总是笑话招娣又黑又瘦又矮。
也许是天可怜见,招娣的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都往家里拿回好几张奖状。每次拿到奖状,招娣就想:爸妈会高兴吧?会夸奖我吧?然而,每次都是一样的结局,父母亲根本不正眼瞧一下招娣的奖状,招娣若是多说两句,得到的除了骂就是打。而弟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考试总是不及格,父母亲非但不怪弟弟,反而一直安慰弟弟,还给他买各种零食和玩具。弟弟不喜欢招娣的奖状,父母亲就让招娣把奖状撕了。招娣不肯,弟弟嘶吼着上来抢奖状,招娣护着奖状,被弟弟压到地上,撕扯中,奖状也烂了,招娣的脸上身上也被弟弟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父亲哈哈地笑了。
招娣渐渐明白,自己必须好好读书,要考上大学,以后才能有尊严地生活。初中毕业的时候,招娣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成绩名列前茅,然而,父亲不让招娣去上学:“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早点出去打工挣钱才是。”招娣苦苦哀求,父母不为所动,最后的谈判结果是,招娣可以去读书,但是学费要自己解决。为了上学,招娣到处去找工作,什么累的脏的都愿意干,整个暑假,招娣一天也没有休息,还是没有挣够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好在学校里给了特困补助,也给了她勤工俭学的机会,招娣这才终于在高中安顿下来。那段时光虽然苦,招娣却感到很快乐,因为在学校里没有父母的打骂。
高考结束,招娣考上了北方的一所211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的时候,父亲还是那句话:“上什么大学?早点去打工。”招娣苦苦哀求,父亲磕了磕烟灰:“村里的马三儿看上你了。过几天就请媒人来说亲,他们答应给10万彩礼,有了这笔钱,你弟弟以后的婚事也有着落了。”招娣还想再说,父亲轻轻瞟了她一眼:“早点结婚,以后多照顾点你弟弟!”招娣不认命,媒人来说亲的时候,招娣当着媒人和全家人的面说:“我绝不会嫁人的。要我现在嫁人,除非我死了!”一向温顺的招娣眼睛里流露出的狠意震慑了父母亲,家里不敢说让她结婚的事情了,但是,也没有轻易放过她,父母亲让她保证:读大学不拿家里的钱,以后工作了赚的钱都给家里。
四年大学,招娣一次都没有回过家。要拼命学习挣奖学金,要拼命打工寄钱回家,父母亲对她 的压榨在升级,招娣必需拼命努力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别人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招娣的大学生活精疲力尽。虽然如此,招娣还是快乐的,只要可以读书,招娣累得心甘情愿。
招娣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了,并且被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父亲听说了这件事,大发雷霆,扬言再也不会让招娣再读书了,女娃娃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现在是大学生了,找个工作多挣点钱给家里才是正经,再说,也该结婚了,招娣是大学生可以多收点彩礼,以后弟弟也能找个好点的对象。弟弟初中毕业以后就没有再上学,这么多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后就要靠招娣帮助了。弟弟看上了邻村的王姑娘,人家嫌弟弟没有工作不愿意呢,招娣该给弟弟想想办法找个好工作。
别人家都以孩子会读书为荣耀。招娣是村里的第一个211大学生,也是村里的第一个保研的大学生,放在别人家,不知道该有多么开心多么欢喜。可是,怎么在自己家,自己的这些成绩之能换来父亲的斥骂呢?怎么自己想要上个学就这么不容易呢?招娣打定主意,在父亲的咒骂声中背起书包离开了家。本来,招娣一心读书打工,从来没有想过谈恋爱的事情。谁知,招娣的刻苦和聪慧吸引了一个同班同学的目光,那就是春辉了。春辉的老家在华北一座小城,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工人,家里的经济情况也是紧巴巴的。春辉学习也非常努力,晚上招娣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经常看到春辉也在。春辉家中非常支持他读书,父母亲尽其所能地对春辉好,比起招娣,春辉的日子要好过许多。招娣不想连累春辉,把自己家中的情形都跟春辉说了,春辉非但不嫌弃她的情况,反而更怜惜她了,而且,春辉家中父母听说了招娣的情况,也很疼惜招娣,每次通信都叮嘱春辉要好好同招娣相处,要照顾好招娣。但是,当招娣将自己有了男朋友的事情告诉父母亲的时候,父亲大怒,怨恨招娣怎么找了这么个穷小子,要招娣和春辉分手。不管怎样,天高皇帝远,招娣没有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真心相爱,招娣和春辉甜甜蜜蜜地恋爱着。研究生毕业,两人年纪都不小了,顺理成章结了婚,没有婚礼,没有鲜花和戒指,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在民政局大厅里拍了张照片,就算结婚了。
那年秋天,招娣带着春辉回了家。父亲气得大闹一场,逼着春辉要拿10万彩礼。春辉虽然带了些钱在身边,却远远不够10万的数字。春辉是真的爱招娣,电话跟家里说了老丈人的要求,李建国两口子还说这是应该的,当即汇了10万元钱过来。父亲拿到了钱,这口气也还是没有松,整天黑着脸,招娣在家里待得难受,第三天就拉着春辉走了。回到家,却马上收到了好消息,招娣的留学申请通过了,而且得到了全额奖学金!招娣可以去美国读博士啦!略微遗憾的是,春辉没有得到全额奖学金,还得继续奋战。就这样,招娣先到了美国,春辉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二年也获得了 全额奖学金,小夫妻终于在美国团聚了。留学的日子清苦又幸福,不到一年,招娣意外怀孕了,十月怀胎,剩下了文文。学业正在紧要关口,小夫妻两把孩子送回了国内交给李建国老夫妻来抚养。李建国和陈群英用爱和温暖照顾着小小的孩童,三年时间,从没有说过累,也从没有跟招娣两口子要过抚养费。招娣感到自己真的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了。与之相反的是,招娣娘家总是跟他们要钱,有时候招娣不想给,春辉还劝招娣:都是一家人,我们有能力应该帮助他们。其实,他们真的是省吃俭用,一分钱都不舍得浪费的。
今年,春辉毕业了,在硅谷一家大公司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招娣已经在美国一家大公司工作了一年,手里有了一点钱,未来也光明起来,两人便计划着回国将儿子接过来一起生活了。回家的时候,招娣将所有积蓄一共2万美元都带上了,一万给公告婆婆,感谢他们多年来的付出,另一万呢,给娘家5000 ,交通费和购买一些国内的物品带去,有些东西,国内要比美国便宜不少。
离自己的家越来越近了,招娣的脚步越来越缓慢。这个家对于招娣来说就是一个无法逃离的噩梦。招娣看看春辉,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平和,春辉似乎永远都不会着急,也似乎永远都不会烦恼。也许这就是从小在爱中长大的孩子特有的吧!春辉的家中,永远都是暖意融融,爱意融融。
终于来到了那幢两层小楼的院子外面,院门关着,招娣拉拉一下,没有拉开,只好大声喊到:“爸、妈,我们回来了!”楼下亮了一盏灯,招娣听见母亲的声音:“怎么这么晚才来?”然后是父亲的声音:“叫什么叫?…….你去开门!”母亲匆匆走出来,打开了院门,父亲穿着拖鞋也走了出来,冷冷的目光从头到脚扫视他们一遍,转头回去了。母亲拉拉招娣的手,“快进去吧!”
招娣没有见到弟弟,便问:“伟强呢?”母亲叹了口气,说:“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这孩子,整天不着家。”“男人要做大事,怎么能整天呆在家里?”父亲大声说。
放下行李,招娣环顾周围,房子装修得很好,空调电视沙发都有,地上铺了地砖,墙壁刷成了乳白色。父亲见他打量房间,抬头说到:“还差点钱,这沙发买得不好,伟强原本看上的沙发要比这个气派多了。”招娣忙低头将准备好的礼物一一拿出来给父母亲看:“这是按摩仪,腰酸背痛的时候按一按可舒服了。这保暖内衣,这是羽绒服……”父亲斜着眼,问:“伟强要的新手机有没有买?”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