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日不见,他当我的定情信物白送了,果然给我惹了乱七八糟的情债!
眼见白浅对阿离视若亲子,墨渊心死断念,不得不接受情场失意残酷现实,忍痛放手,心酸成全。
白浅处理完昆仑虚上下事务,终于得空找来凡间,兑现承诺,前去柳府与照歌相会。
白浅乘兴而来,本以为会见到思念日久的夜华,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夜华正在私邸花园,与一凡间女子月下对饮,气氛暧昧。
白浅不管夜华与那凡人女子实际关系如何,只观二人情状,孤男寡女,花前月下,赏梅酌饮,不懂瓜田李下,理应自觉避嫌。
白浅暂且不论夜华对那凡人女子心意,只从夜华不只不拒绝女色示好,反而允许桃花相伴,一副无视世俗眼光惬意模样,从行动推演心态,认为夜华全然忘记她的桃花禁令,不会为爱“守身如玉”,足见夜华用心不足,才会自律不够。
白浅认为仅仅六日光阴,夜华就把她忘得一干二净,一方面自我宽慰定情时间夜华年纪不大,对情爱懵懵懂懂,忘记桃花禁令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受初恋心理阴影影响,担心夜华对她并未用心,才会转头不顾她的桃花禁令,经不住女色诱惑,全无自制力,将她这个未婚妻抛诸脑后。
白浅本以为,送出定情信物,夜华就会睹物思人,心性已定,等候她归来如约成亲。
结果短短六日,夜华就有佳人相伴,良辰美景浪漫柔情,哪里还有当初定情相许恳切情态?!
白浅懊悔自以为交换信物就可定下夜华,确保万无一失,事实证明想得太过天真美好,也为夜华违反桃花禁令恼怒气愤。
白浅既对夜华下达桃花禁令, 也就意味十分明白夜华男性魅力,为防夜华招蜂引蝶,才对夜华各路桃花严防死守,事先警告夜华洁身自好,切勿凡间拈花惹草。
正是心知肚明仅靠夜华自觉并不保险,白浅才会一再下凡,监督防范桃花侵犯主权。
白浅为夜华不顾桃花禁令,短短数日就给她招惹桃花大动肝火,也欲一探究竟,掌握内情,确定因应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