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
任何信息传播,需要经由媒介,从一个人的大脑,传递到另一个人的大脑。
这些媒介有:听觉媒介,视觉媒介,味觉媒介,触觉媒介。
当人通过感受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后,会经过复杂的处理过程,将这些刺激信号转化为认知。
这些认知,会以不可描述的方式,融入到我们的意识中,成为我们意识的一部分。
要注意,我们的思维不是简单的把外界刺激存储起来,而是遵循一定的认知模式的,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别。
一切思想,离不开意识。
不同的思想流派,对于意识的理解不同。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你不可能给意识下一个精确的定义。
语言
语言是由意识产生的。相对于意识,语言是粗糙的,很有局限性的。比方说,如果我没有喝过牛奶,你无法精确告诉我牛奶的味道。
但为了传播信息,甚至思想,我们不得不勉强使用语言这种工具。毕竟语言在很多时候,还是可以胜任的。
我们几乎不可能全然的把我们的意识传递给别人。因此,十个人学习同一段文字,得到的十种不同的认知。
人类利用一个方法来让思想传播更不容易出错,这个方法就是:抽象。
抽象,就是抽取事务的共同特征,然后在给具备同一组特征的事务起一个名字。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这句话出自帛书《老子》(和我们通常读到的道德经有略微差异,关于不同版本的老子,有机会再聊)
所以,名词,是我们的工具,我们需要知道名词的局限性,需要知道语言的局限性。
学习和修行
任何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认知模式。
我们的学习要同时关注两方面:
1) 语言可以传达的思想,靠接受信息,靠思辨
2)不可言说的意识的改造(离言、玄),靠修行,靠悟
修行的过程,是一个循环
闻 > 思 > 修
我们的意识要突破,并不容易,但不能着急,有的时候需要一遍遍的熏陶,才能有所领悟和进步。
好在这种领悟,对于认真修行的人来说,应该会经常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