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天色渐渐暗下来,小径上,人已经很少了。
骑着两轮电瓶车,想从南边一个岔道上到主干道上去,再从主干道出大门回家。
远远的,就发现主干道的路边上有一个女人,坐在电动三轮车上,面向由南而北的小径,正对着我的方向招手。
闪过一个念头,女人应该不会是向我招手的,因为在这个地方,天这么晚,人这么少,不会遇到熟人的。
还没到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就听见女人好像在大声说什么。我正想仔细听她说的什么,没想到这时候手机响了。把电瓶车停放在主干道旁边的人行道上,一边接电话一边向四下里望了望,四周没人!
女人是在向我说话吗?只见女人坐在电动三轮车上,三轮车车头向西。女人坐在三轮车驾驶位上,上半身面向着我,女人的嘴一张一合,至于说了什么,因为我的心在接听电话上,只知道她在说话,没有听到她说了什么。
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抬头看了看女人的脸,虽然天色昏暗,看不太清楚,但是我确定我不认识这个女人。
既然不认识,就不一定是跟我说话的。我就在主干道南边,坐在电动车上接电话,而那个女人坐在主干道北边的电动三轮车上,面向着我,仍然是嘴一张一合在说。
女人好像并没有看到我在打电话,还是在大声说话。主干道东西走向,路面有10来米宽,隔着十来米的距离,又因为心在电话上,根本听不到她说什么。
路灯忽地亮了,不过,白天的白亮还未真正褪去,路灯还没显示出它的光明。
一边看着女人的动作,一边回复电话里的声音。那一刻,既想听女人说了什么,又丢不开电话,着急分身无术,只得对着手机简单说了几句话,急匆匆的挂断了。
走近女人。女人50多岁的年纪,花白的头发很短,胖乎乎的脸庞充满善意的笑。脑袋里快速搜索一下,女人的脸庞没有出现,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女人我不认。
走到女人的面前,我抱歉地说,你有什么事吗?我刚才在接电话,没听见你说话。
女人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不知道你在打电话,我还以为你在和我说话呢。
我也笑了。原来,我们两个人都是在自以为是地猜测对方是在跟自己说话。
女人又说,我是在等你嘞。
我更疑惑了,问她,你在等我?干什么?
女人又笑了,说,我不是在等你。我是在等人。已经等了好大一会儿了,正好你从南边来了,我就说正等着你嘞。
这个女人说话颠三倒四,我怎么听不太明白?静静的看着她的脸,等着她把话说清楚。
女人抬手指了指前边,你看,前面这个桥,我怕电瓶车上不去,想让你给帮帮忙。
不错,前面是一座高高的拱桥,桥面很陡,站在桥跟往上看,感觉电瓶车要上去确实有些困难。
心里有了一点担忧,再看女人的电瓶三轮车,车厢里装满了东西,超过了她坐着的高度。
我怎么感觉你拉的东西很重?
是的,今天多拉了一个冰箱。不过,应该能过去。我就怕万一过不去,所以想让你在后边跟着我,如果真过不去,你就帮我推一把。
听女人说的话,再看女人车上拉着的一堆东西,猜测应该是一个小商贩收摊回家。
你是说,让我跟在你的电瓶车后面推着帮你上坡。那要是你的电瓶车万一上不去退下来,我也挡不住呀,那不是很危险吗?我认真地说。
头脑里立刻被经验了,以前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一个女人为了帮助丈夫推车上坡,结果被后退的车辆轧死了。因为想到这个,所以心生恐惧。
女人听了,咧嘴笑了,满不在乎的说,没事的,我每天都从这个桥上过,今天就是比以前多拉了一个电冰箱,就怕万一上不去。放心吧,应该能上去的。
我也为自己的担心笑了,说,我不能跟在你后边往上推,你看桥这么高,万一出现什么特殊情况就来不及了,我就跟在你电瓶车的旁边,扶住一边车帮往上推。
女人说,行行,你跟着我就行,反正电瓶车应该能上去,我就是怕万一上不去,有一个人在旁边跟着我,我心里踏实。
听了女人的话,我做好了准备,没想到,我刚伸手去扶车帮,还没有抓住,女人的电瓶车就已经启动了。
我赶紧跟着往前追,可笑的是,我和女人走的路线发生了分歧。我心里想的是靠着主干道北边直线爬坡,我在三轮车北边帮忙。
可是,女人的三轮车并没有按照我想的直线爬坡。她的三轮车一下子就从北边斜向路南边驶去。
我这个推车人被甩在了北边。尴尬极了。
我一下子懵了,她怎么不向上爬坡呀?她怎么跑到路的另一边去了呢?
就在我迟疑的瞬间,电瓶车走到了半坡上,竟然又掉头向北来了。不过,电瓶车应该很吃力,速度慢了下来。
我赶紧去追电瓶车,就在三轮车即将走不动了的时候,我跑了上去,从旁边推了几步。
三轮车终于吃力的爬到了拱桥的最高处,这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女人的想法和我的想法完全是两条路,女人是用螺旋式往上爬坡,而我的想法是直线爬坡,结果我们两个走了两条路。我这个名副其实的帮忙推车的人,却被车甩在了后面。
不过还好,就在三轮车即将后退的那一个关键时刻,我还是追上了三轮车,助车子顺利的爬上了拱桥。
看着车子顺利的上了拱桥,我转身向桥下走去,一边走一边嘲笑自己今天的行为。
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两个人的目标虽然相同,但是如果想法不同,路径不同,即便帮忙,也帮不上什么忙的。
这就像我们教育孩子,我们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根本不是一条路线,虽然目标相同,但是走的路线不同,走的方式不同,哪来的合力?哪来的帮忙?
摇头一笑。身后传来女人的声音,回头看,女人从车子上站了起来,大声说,谢谢谢谢!
我一边挥手,一边走下拱桥。等我走到车子跟前再回头的时候,她还在拱桥上朝我挥手说谢谢。
高手在民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面对这座高高的拱桥,她走了一个横倒的“Z”字形路线,就像走盘山公路一样,而我,却想着直直的冲上拱桥。心中不免感叹,经验大于学问。
其实,回头想想,我最后推的那几下,即便我不推,她也应该能上去。我想起了女人说的话,她说就是怕万一上不去,有个人在后面跟着,她就放心了。
许多时候,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胆量跨过去,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怕万一跨不过去,能有人在旁边助力一把。女人要的不是我帮什么忙,而是让我在旁边,能够在万一的时候确保不出意外。
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不敢做,也应该是这种情况,怕万一过不去,所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要么不过桥,要么找一个人在旁边帮忙。
人生路上有许多这样的桥,有时害怕自己过不去,在心里面给自己设了障碍。有时确实需要找一个心里保障,才敢开始。
坐在电瓶车上,回头望着拱桥,望着拱桥上依然在挥手的女人,我的内心一阵感动。一个小小的举动,赢得那么多谢谢,足矣!
夜色中,女人爽朗的声音从拱桥上传来,那谢谢是发自心底的真诚。
我再次朝女人挥了挥手,大声说道,赶快回去吧,天黑了。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穿行在人流如织的路上,心中溢满了轻盈的喜悦。
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助人一把,享受无比的快乐。
生活中,在别人需要保障的时候,成为别人背后的依靠,并且努力让自己成为坚不可摧的力量。
帮人的时候,不光要知道目标,还要沟通方法,方法不一致,路线不一致,帮也帮不上什么忙。
一家人在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时候,一定要彼此坦诚沟通,方法一致才能够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
在自己人生的路上,遇到跨不过去的桥,一定要想办法,找一份内心可以依靠的力量,跨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