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高明的领导,是无为而治的人,行不言之教。他是存在,又像不存在的样子,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古代的君主,应该是类似尧舜之类的人。
再下一等的领导,就是要树立好榜样。经常需要折节下士,参加秋弥冬狩,参加郊迎耕猎,作为百官的榜样,以上率下;并且平衡各方面势力,维护老百姓的普遍性利益。像李世民的前期阶段、汉文帝、刘秀之类。
再下一等,无法树立榜样,只好用武力和权势弹压。周厉王、东吴末帝孙皓。
最下一等的,就是人民开始唾弃和侮辱他。晋惠帝、晋怀帝、唐敬宗之类,失去了威严,不受尊重。上了断头台的英王查理一世和法王路易十六。
周易说:履霜,坚冰至。又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渐,逐渐,浸润之意。韩魏赵分晋,而周天子没有主持正义,使三家韩魏赵合法的列于诸侯,最终使得天子的威严和法度荡然无存,诸侯也不再尊重天子,也埋下东西周覆灭的种子。所以司马光写资治通鉴首篇,就是以三家分晋为开头,也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楚王曾经问过周天子九鼎的轻重,王孙满说“天下在德不在鼎,天子九鼎的轻重,不是楚子适合问的”。王孙满知道周的土地和兵力微弱,只剩下名义上的尊严,所以严词拒绝楚子的非分之想。这也许就是《红楼梦》里薛宝钗写的:“珍重芳姿昼掩门”的意思,凛然不可犯。所以说:人必先辱而人辱之,所以说言有招祸而行有招辱者。这些是很多上位者必须好好理解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