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学习哲学的理由。
有这么个故事,说孔子的弟子在外面扫地,来了一位客人,问他“你是谁”,弟子很自豪,就说“我是孔夫子的弟子”,那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个问题”,弟子心说你是想刁难我吧,那人问“一年有几个季节”,这太简单了,“四季,春夏秋冬”弟子回答。那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两个人争执不下,约定谁错了就给对方磕三个头。
这时,孔子正巧走了出来,就让孔子评判,孔子看了看那个人,说一年只有三季。弟子惊呆了,又不敢问,只好乖乖地给那人磕了三个响头。等那人走了,弟子委屈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为什么说是三季”,孔子说,“你没看见那人全身是绿的,他是蚱蜢,春天生,秋天死,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跟他讲冬天,死也讲不通的,要一直吵到明天了。我说三季,他就满意地走了,你也不吃亏,只是磕了三个头。”
这个故事真假不论,用庄子的话叫“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意思是对于秋天就要死去的虫子不可以与其谈论冬天的事情,是因为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这句话前后还各有一句,前句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对于井里的蛙不可以与其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
后句是“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对于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以与其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教育程度的制约。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是很有远见的,他们早就知道了人的观念是受到眼界限制的,所以古时的文人学子都是要出门游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观世界,开阔自己的境界和格局。
我们现在的生活看起来很精彩,但许多人内心都觉得很无聊,焦虑、恐惧,内心彷徨不知所措,忧郁症也越来越多。原因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内心缺乏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支撑。
要说怀才不遇,谁能比得过孔子?要是孔子现在还活着,就凭一部《论语》就能收获亿万粉丝,上亿版税,绝对一超级网红呀。可是孔子苦呀,生不逢时,没人识货。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还不是为了推销他的哲学理念,没有一国接纳他,只能教书了,好在后人把孔子的言论记录下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论语》。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总要经历很多艰难坎坷,如果内心没有信念,就会活得很苦。信念从哪里来?从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中来。有的人信了宗教,有的人学了哲学,这都是解决内心困苦的办法,前者是按照他人的意愿,后者是参照自己的本心。
因为眼界的局限,我们的精神境界也是分层次的。就像《三体》里说的宇宙维度,低维度的人是理解不了高维度的,从高维度看低维度,轻而易举就能击穿。哲学就是帮助我们提升维度的工具,而且学习地越早,效果越好。
简单地举例说明下,我们的精神维度的六个境界:
第一境界:关键词——抱怨,一切都是环境的错
喜欢读的书:网络小说,满足脑海中的意淫
什么是环境?就是你身边除你以外的一切,你的父母、同学、同事、老板,你生活的小区、城市、国家,天气情况、交通状况、大众舆论等等。
有人父母亲戚,没一个对他好;有人总是遇到渣男;有人总是跳槽。他们抱怨自己命不好,总是遇到不好的人和事,满满的负能量。
这让我想起公园里看到的一幕:一个刚刚学步的小孩摔倒了,正努力爬起来,奶奶冲了过来,一把抱住孙子,一边拍地一边说“宝宝不哭,都是地不好,把宝宝摔疼了,奶奶打它”。小孩立刻趴在地上不起来了,一边大哭起来。
熊孩子就是这样来的,长大了,就成为了熊孩子他爸他妈他奶他爷。
人生如戏,玩游戏嘛,有输有赢,愿赌服输,不能输了就赖皮 。人生也是如此,与其抱怨他人,不如反省自己。
第二境界:关键词——行动,喝鸡汤励志
喜欢读的书:鸡汤励志文,缓解内心的焦虑
这一类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他们不再抱怨环境的不公,开始想办法摆脱困境。
“为什么你不成功,因为你还不够努力”,“你不是真的努力,你只是假装在努力”。
励志书和鸡汤文迎合了他们的需求。他们知道需要努力改变命运,但不知道该如何努力,为什么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
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对未来的焦虑和盲目行动,加上从众心理使他们变成最容易被鼓动的群体,也是最容易被骗的对象,疯狂的粉丝多数属于这个阶层。
很多知识变现,靠的就是煽动此类人的焦虑。改革之初的,打鸡血治百病风行全国,靠的也是他们。看起来正能量满满,但盲目的行动,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受到挫折,很容易落到第一境界,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没用,只能认命。
如果他们的行动,有庞大的哲学理论做依据,就不会犹豫不决,举步维艰了。
第三境界:关键词——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喜欢读的书:各类工具书,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类人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努力却没有成果,只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他们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技能,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做到这一步,你已经是公司的中高层领导,和家中的顶梁柱;在别人的眼中,你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了。
在忙的时候,你无暇思考;在闲下来的时候,你偶尔也会困惑,你的一生就如此了吗?你的努力、你的奋斗,究竟有什么意义?
能力解决不了的是选择问题,靠努力支撑的事业和生活,是不是你所想要的呢?
中年危机,起因就在于此。半生过后,你好像才发现自己心中所爱,怎么办?人生走过一半,才发现自己的选择好像错了,却已经很难改变,再选择的余地很小了。你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
然而回顾过去,每一个关键节点,都面临着重大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指向不同的人生。
你出生的时候,上帝替你选择父母和出生年代及国家;
你不懂事时,父母替你选择读书还是放羊,弹钢琴还是玩手机;
你读书了,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中考、高考选择志愿,这就选定了你的朋友圈;
你读大学了,读书还是谈朋友,泡咖啡馆还是网吧,都由你自己选择了,最终的结果决定了你毕业后的发展方向。
如何选择,取决于你认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时候,你会后悔哲学书读少了,读晚了,让你在每一次选择时都无法抉择。
第四境界:关键词——选择,坚定的信念
喜欢读的书:哲学类经典
什么才是更重要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观不正,人生不顺。
为什么你总是遇见渣男,是不是因为你自己也具有渣女的气质,所以总被渣男所吸引?
为什么你的上司总是刁难你,换位思考,如果你的下属和你一样的表现,你会如何对待他?
那么三观从何而来?有句话叫“不观世界,何来世界观”?前人的经典,古人的智慧,都是帮助我们趋利避害的好方法。读书,旅行,与人交往,就是我们了解世界,建立自己的世界观的主要途径。这同样面临着选择,读什么书,去哪里旅行,和谁交谈。这就需要阅读经典哲学书籍,为我们解惑,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持。
法国中学生就开设哲学课,高考时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1.观察是否足矣了解?Sujet 1 : Suffit-il d’observer pour connaître?
2.我有权做的一切是否都是对的?Sujet 2 : Tout ce que j’ai le droit de faire est-il juste ?
3.请就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一段选写一篇论文。Commentaire de texte sur un extrait du Discours sur l’origine et les fondements de l’inégalité parmi les hommes (1755), de Jean-Jacques Rousseau
面对这样的高考题,你的思考是什么?你还在为自己背诵了唐诗宋词而骄傲吗?
读书最大的用处不是消遣,而是将书本与自身联系起来,要让先哲的道路从字里行间跳出来,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书中的知识解决自身的问题,这是一门学问。不能看一遍,大致懂了就觉得大功告成了。
如果你熟读《论语》,并能让它成为你的精神支柱,建立自己的信念,才发挥了《论语》最大的作用。
第五境界:关键词——身份,成为自己
喜欢读的书:所有感兴趣的书
你是谁?你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当你想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你才算是成为了真正的自己,这一生无论怎样的经历都不算白活。这样的人,通常都秉持着自己做人的原则,不容易为他人所影响而改变。
如果你心里有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很容易就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不会屈从于世俗的压力,有时候,你会表现得不近人情,因为你只关注自己的目标,而不关注他人的眼光。
你的人生目标清晰,只需要沿着路线前行,绕开阻碍,奔向目的地。你制定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标准,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
就像春节时你要回家团聚,刮风暴雨下大雪,高铁没票、高速封路、飞机停航,也不能阻挡你的脚步,你总有办法在除夕夜里到达家里,除非你自己不想回家。
当你处在高维度,俯视低维度时,你会发现那些在低维度境界里苦苦挣扎的人,是那么可笑。多么简单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能解决,解决不了的就该放弃,完全不值得痛苦。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你所处的人生维度里;而进入什么样的维度,由你意识到哲学的重要性开始。
正如本文开头的故事里,春生而秋死的蚱蜢,不知道什么是冬天;雪人也无法感知夏天。我们是幸运的,虽然我们的眼界受限于我们出生的环境,但还有书籍,告诉我们不一样的世界。所有的书籍都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好,教会我们走路、说话,运动、歌唱,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哲学书籍,教我们如何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