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这个地方,也要谈乡村振兴,你没开我玩笑吧?
很遗憾,除了输血式扶贫,乐至的乡村振兴,还真就是个玩笑。
前有老农民堵路,后有年轻人离家,上有振兴政策,下有都是扯淡,今年不赚钱,明年铲树苗,种植不好搞地,养殖还怕环保,国家修了几万块钱扶贫房,村民不愿900块钱安电线,你来告诉我,乐至乡村还咋个振兴?
接近一个月时间,深入走访超过15个镇100个村近300家种养殖户,与超过50位包含基层干部种养殖户及种地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于政府公信力,政策执行力,外来资金,规模化与小作坊,意识形态,城里人的农村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在我看来,乐至的乡村振兴,不靠输血式扶持,几乎至少需要40年才能成功,甚至一辈子也难以寸进,说到底,乐至的乡村振兴破局之路到底在何方?如何避免农村成为城市人的农村,要想明白方向,必先了解到底有哪些问题阻碍着乐至乡村经济的发展。
一:哪些因素导致乐至乡村经济停滞不前?
1:老百姓意识形态的落后是最大拦路虎
11月20号左右,笔者到达乐至县东山镇高隆庙村,步行在乡间小路上好心扶老大爷一把,遭遇碰瓷事件,据村上解释是醉酒的原因,但本人并没有见到老大爷醉酒迹象,后来有摩托路过才得以脱身。步行到达高隆庙村10组,向路人询问养羊大户邹同军人在何方,几个老大爷聚集过来,先是自嘲我们这是啥玩意儿小康村嘛,一天说的好听就没拿点实在的东西出来,接下来便开始批判我,你还年轻得很,你说的搞合作社,我们就举个例子:你看那边那个村,种的核桃求果不结,倒把我们老百姓坑惨了,我们要是搞合作社把土地拿出来,恐怕最后落不了好,村上说的好,说修这个公路出好多钱,结果公路都他妈修起几年了,结果屁一分钱没拿出来,只是先把我们骗到再说。
说实话,跟这群老大爷交流,我还就真说不过他们,你说公路修好方便走路,他们就说国家不拿钱净是整他们,你说发展种植一些中药材,他们就说那都是骗人卖都卖不出去,你说信息平台可以找买家,他们就说那都是骗钱的我们有啥子不懂嘛,你说需要个后备路线,他们说现在红旗连锁定向收购网上还有骚扰电话,你说肉牛养殖可以致富,他们说现在吃饱喝足了还淘神干什么,你说国家政策好,他们就说好的也只是当官的.....总之不论你说什么,他们总有理由把你搞得体无完肤。
在乐至县大佛镇从事优质柑桔种植的杜哥说:乐至这个地方,老百姓不能以法律和道德来约束他们,你把他们的思想想得太高尚了。这一句话是正解,乐至下乡一个月,这一句话的体悟我是无比深刻,老百姓不愿意承担风险还只想着多拿钱,从事优质水果甘蔗种植的李叔说:请老百姓干活,老百姓说不就是垒个土哪个不会嘛,不看着指导就会按自己的思路来做事情。乐至老百姓的自大体现无疑,意识形态的问题不解决,靠自己来盘活乡村经济还真的很难。
爱打牌搞赌博的人比你想象的还多,上午听了文局长的讲话,下午我们一路走进孝义村问了好几次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到达的时候养殖户钟老板斗地主的桌子上玩得正欢,一把的平均金额达到了16元,既不起来听你讲,也不离开牌桌,对你的存在置若罔闻,且认为你的东西对他没有一点用,后来我便开始留心每一个镇上的茶楼,发现乐至人打牌的精神比其它地方更浓烈一些,养猪的早上赶集牌桌酣战,晚上归来,屋里老大爷满口抱怨,这些问题,作为外来者你又能如何说,热衷于赌博的人太多,干事情的人就少了,而赌博的人往往还在一村上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在乐至我和老头子唯一达成共识的只有一条:乐至的人好打牌,那些老头子说,你这句话说的倒是真的。
一群周遭充斥着负面如种田复仇式般的快感的老百姓,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当政者想干一件事,一部分拖后腿的老百姓总是坏事儿,很多时候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政府不修路,他们的一些乡村甚至镇,现在是否已经通公路了呢?如果政府不搞输血式的扶贫,他们还有多少人会依然住在土墙房子里,尽管给了老百姓好处,老百姓不念你的好,你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呢?
2:政令不畅难以形成规模种养殖业。
首先要正视一些基层干部缺乏眼光,在回澜镇土桥乡新观音桥村,我向吴村长介绍了信息平台对于农业的意义,与种植户谈话时,吴村长完美拆台,冷嘲热讽式插话:挂上你的大米,可以卖到美国去。大家都当个笑话来看,还怎么开展工作,不去考虑一件事情的正向意义,反而误导种养殖户,不但没有起好带头作用,还反而导致好的事情最终难以进基层。
我最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政府搞的很高调,老百姓和少数基层干部一直唱反调,干部们和老百姓脱节很严重,农业局局长一周得下好几次乡,基层干部一天蹲在办公室,红头文件一些基层干部鸟你的时候它就是文件,不鸟你的时候它就是个废纸,而群众的周遭充斥着政府的负面情绪,一天传播的不是董事长扮村姑打瞧不起自己的亲戚朋友的脸,就是政府如何中饱私囊不干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觉得百姓被各种负面情绪洗脑了,他们仿然看不到阳光,各干各的,也就让基层干部自己就不愿意下乡,下乡去就是挨骂,有什么个意义,不如办公室里安逸。
少数基层干部拿着鸡毛当令箭,有村民打趣,乐至恐怕找不到符合环保标准的养猪场,老百姓养个六七头猪,环保隔三岔五找麻烦,我去了一家农户,那大叔跳着说我再也不养猪了,你们快莫来了,上面的规定是超过50头,才需离居民点和水源200m,你说养个几头猪,环保也要这样来搞,老百姓还怎么生产生活?导致了干群关系恶化,这是人为因素,还不是个例。
3:土地集中很难实现,规模种植是空谈。
没有资金进场,靠老百姓干点事情纯属瞎扯淡,有了资金进来老百姓也有可能扯淡,群众甚至出现这样的论调:安岳土地集中强迫了一些年轻人背井离乡,造成了很多家庭妻离子散,而乐至人背井离乡完全是出于自愿。但群众丝毫没有这样想过,安岳的土地集中,人口流失率比乐至低整整11个百分点,一大批撂荒的地,还不愿拿出来,乐至和安岳的分界点,你就可以清晰看到,安岳这面楼房的数量比乐至多得多,乐至还有很多的平房存在,看不到安岳的好,揪着一些个例大肆抨击,没搞明白乐至人们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那么乐至人到底在羡慕什么呢?是在羡慕2017年被纳入财政专项扶贫实施村的东山镇三元庙村,羡慕眼红国家拿钱修的房子,国家拿钱改的公路,没有搞到自己村来,就大骂村干部,大部分群众不想着靠自己,总指望国家输血式扶贫,这样真的心安理得吗?连我这样的外行都知道,爱媛的幼苗大量泛黄肯定需要打理一下了,搞合作社的村民种了几十年的地难道就不知道吗?这个村挨着三元庙,公路下面一大片爱媛不知火幼苗集体泛黄,村民说这样都有很长一段时间了,问怎么不去搞,说这是合作社老板的,反正又不是自己的,估计只有老板走了,看戏的群众就又可以开开心心种地了,包地出去是500一亩,还可以上些工50块钱一天,老板走了,种一亩玉米,累死累活,还赚不了这么多钱,让这些外来资金还怎么进来?
绝大部分老百姓是非常勤劳的,但摆脱不了就爱种玉米种红薯种大米,恐怕很难想象一个农村妇女养三十多头猪还种接近20亩地,没日没夜的操劳,还有村民自己去开撂荒的地一家人种30多亩,他们非常勤劳,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勤劳,但就是不愿意把地拿出来,哪怕自己种地不赚钱也不愿意让别人来种自己的地,解决不好土地的问题,就发展不起规模种植,发展不起规模种植,就只会原地踏步,究竟孰之过,怪政府吗?政府来干事情老百姓就一个字,怼,怪老百姓吗?大部分老百姓又这么勤劳。
还有一个问题导致了搞不成规模种植,一个村发展多样产业,又种柠檬种花椒,种了果树还种药材,结果问题就是一样东西产量少,每样东西都要渠道,看起来是分散了风险,实际上更难壮大,这样的土地集中,不如还是种玉米种红薯,起码老百姓自己可以消化,种个两三亩药材卖不出去,还能当大米吃吗,全部种了药材,只找一个渠道,成本恐怕会更低一些,这一点纯属个人意见,就当是瞎扯吧。
4:养殖很难摆脱小作坊
第一方面原因是养殖投入成本太高,外来资金又很难入场,一年两年不赚钱,政府还来搞一搞,大的只好变成小的,小的一不小心就没的,大家各自为战找销路,没有互通信息,胳膊拧不过环保,修了猪圈钱又不到位,观望的就放弃,不如不搞。
说实话,乐至人家家户户还真是有养猪的潜力,动辄五六头,安岳老百姓已经不养猪了,在乐至的养殖户,比种植户的数量多太多,但为什么乐至就没有成规模成体量的养殖巨头呢,这一方面政府是有原因的,养殖对于土地的限制要小得多,是否有政策来指引乐至成为一个养殖大县,从我所走的乡村镇来看,乐至无疑具备成为养殖业大县的潜力。
另一方面,养殖只是自己家养殖,养的多可能赚的多,老百姓觉得反正自己赚这么多钱够了,不愿带动其它老百姓一起来搞,或者说带动其它百姓的成本太高,这个方面来说也限制了养殖业成规模成体系,这个人养猪的秘诀,不愿给邻居来分享分享,这个人找到了销路,还怕邻居也卖猪来压自己的价,还怎么发展壮大?
政府牵头发展养殖业,从生产屠宰加工销售做成体系,乐至种植业希望是太渺茫了,发展养殖业,可行性相对来说还要高一些,但没有规模没有体系,一样是今年养猪明年养牛后年养羊,年年被压价,没有定价权,不愿收购你的,就自己留着吃吧,宰几头羊子去集市上卖,维持一家倒是合适,但很明显,政府都在搞土地集中搞农业搞不赚钱的家鱼鱼塘,没有发展真正具备潜力的养殖业。
二:破局之路在何方?
1:把注押在少数有想法的人身上
不在赘述为何不把注押在大多数老百姓身上,因为大多数老百姓除了会干农活,就是坏事精,宁愿自己赚不到钱,也不希望大部分人赚钱。
乐至不缺乏一部分极少数真正想干事情的企业主,放生乡有一位退伍军人,就想带着老百姓一起致富,小羊或鸡苗免费发放,长大了按重量支付老百姓合理报酬,一方面老百姓没有了风险还能获得收入,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自己的成本,有利于规模扩大,老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自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渠道建设上,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但是要预防的是,不要把老百姓的思想水准想的太高了,在面对外来恶性资本涌入时,要让老百姓明白只有跟着带头人干,才能赚到钱,不涉及土地,搞养殖还是行的通的。
2:政府要创造良好且高效的投资环境
引用一个种植老板的话:乐至的干部搞的是IQKA这一套,先把投资者钩进来,干部们在窟一窟,然后在砍一砍,最后大帽子一扔,把投资的人活活玩死。这样是要不得的,所以没有安岳那边的局面,柠檬大老板外地人多的是,乐至呢,小作坊的本地小老板数不完。
三:乐至能发展起规模种养殖业吗?
就我本人来看,三年内养殖业有可能具规模,要是环保一直这么毫无原则搞下去,这也是难以搞成的。种植业呢?起码还走十年弯路,甚至停滞不前,搞不定老百姓,一切空谈。
因为乐至的老百姓,输血式扶贫他们最喜欢,造血式扶贫,他们得了好处还要反着干,习惯走了几十年泥路的人,不要指望他们走上了水泥路就感谢政府,他们会说,谁让你修的,我们走了几十年泥路不一样走过来了。
破局之路怎么走?政府干事情容易,老百姓支持难,我想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好心扶一把老大爷,然后还要遭碰瓷,这条路,是政府的大难题,也是乐至老百姓不得不面临的大问题,我在乐至倾献了心血,只希望她能够更好,甚至完全反超安岳县,但我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淫。
乐至的问题,你们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