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女儿抱怨我,嫌我啰嗦,近期我是当着女儿的面故意说自己,哎呀,我怎么那么啰嗦,我都不喜欢这么啰嗦的自己,我怎么又开始提醒孩子衣服晒衣服呢,孩子那么能干怎么会需要我提醒呢?我要改掉这个习惯,女儿就跐溜的去晒衣服,话说无常,以前有段时间,有个词很火,直升机父母,就是每天陪孩子写作业,家长甚至被孩子写作业不认真等气的住院的都有,最近换我成直升机父母了,女儿让我陪,我就行旁观者一样在她旁边,事先我们也约好,不聊天,只回答跟学习有关的问题,看着她这个作业,动作不断,又是翘腿又有一搭没一搭的故意找我聊天,绕开她的这些,接纳她的体验,我的心也静了,反而,近期听到她的心里话多些,彼此感情更好,我想比起如果对她要求严格的写作业,权衡利弊之下,我还是愿意接收现在这种短暂性的直升机父母,难道这就是贬义词吗?不是的,彼一时此一时,此时它成了我与女儿感情互动的一条纽带。
任何事情它都是瞬息万变的,它都是无常,如果你认为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一定是你的思想,人们总是在追求至死不渝忠贞不二的爱情,你可曾知道今生既是你体验了忠贞不渝的爱情,那是因为你前世体验了爱情里的生离死别,两地分隔,当你那一世体验的圆满了,不想再体验了,你说,下辈子我要体验忠贞不渝的爱情。
没有什么事情,没有什么东西,他是永恒的,是永存不变的,如果你执着于那永恒的东西,那你只会带来痛苦。头脑里的设定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把未来的焦虑提前放大投射到现在,那你肯定会根据你头脑里的画面创造出来一摸一样的,当下是无常,你也可以换剧本。
前几天原本打算带女儿在小镇呆一天,我头脑,再呆一天也就够了,该看的都看完了,也就差不多了,没什么意思了,头脑以为它知道了全部,可事实上不是的,后来女儿黏着我就想继续玩,想多玩一天,后来我虽然勉强,但是我发现我的视角不一样了,因为我发现小镇每一天他的变化都不一样,我带她去看同一天艺术馆看了两次,今天看到的东西不一样,看到的感受也不一样,虽然是同一家艺术馆。
我们在路边摘了几个小青桔,昨天摘到的大小不一样,数量不一样,个头不一样,今天摘得也不一样,看到的同一片花,昨天晒的最高温度26度,今天呢只有20度,看到的树也不一样,同一棵树,却因为过了一天的时间,却多了一天的寿命,看到这里的人更是不一样,今天有猫展昨天有很多拍的叔叔阿姨,还有一些美术系学生的一些作品展,每个当下,都是是全新的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为何不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我们头脑里认为一成不变的思维逻辑呢?他们是正确的吗?是百分百会发生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