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连减》,知识点简单,但道理比较难以讲明白。当然,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
01:从“数学信息”培养“课堂是我们”的观点
师:你能说说情境图上的数学信息吗?
杜:我看到了船上写着“可乘90人”。
师:请所有人做出回应。(大约一半的有回应)好,来回顾一下我们的课堂约定。我有表扬,我有补充,我有疑问。现在请做出回应。
说数学信息,这是数学课上开始的经典一问。一个人的回答,全班同学都需要做出反应,这才是孩子的课堂,这才是“我们”的课堂,我需要把每个人都调动起来,让他们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经过我的提醒和强调,全班都做出了反应。可这反应里,也会有“蒙”的情况。
于是,随机请两个表达“我有表扬”的人,问他:表扬什么。当他答不上来的时候,就说明孩子对表扬的具体内容要么不知道,要么就是不知道表扬的话可以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培训的点。
小杜同学的发言是需要补充的,于是我请了小陈,他举了有补充的手势。
小陈:她只说了“可乘90人”,这幅图上还有“一班有38人,二班有45人”这两个信息。(我心窃喜,居然一下就找到一个完美答案的人。但我不懂声色。)
师:现在针对小陈同学的发言,请大家做出回应(基本上都举了“我有表扬”的手势)。小杜,你有什么想说的?(小杜没有表达)其他同学为什么有表扬呢?
小张:信息要找三条。
小王:因为小陈的补充很完整,这样信息就找全了。
师:是的,我们在说数学信息的时候,需要把信息说完整,做到不遗漏。我要表扬第一个被我把名字写上黑板的为大家提供智慧的课堂明星,他就是小陈。
这个环节,我还可以做得再充足一些,让孩子们明白:课堂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仔细倾听,且努力去回应。
02 从“不会”到“会”,感谢同伴
将问题提出来,让孩子们独立思考。我说:“我现在是一只蜜蜂,要来采蜜了哦。”
第一次发了一大张的学力单,孩子们有些陌生,不知道怎么排列,不过没关系,经历多了就好了。
我按照位置,将全班巡视了一遍。
大部分学生都能用一种方法解决,尤其是用先加后减的方式,只是格式上不够规范。
少部分学生能用连减的方式。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受连加的影响,写成了一个长串的竖式。
有5位同学能够用这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于是,我选取了一个同学的作品,写在黑板上。
让他们自己对比辨别,然后提问。最后寻找区别和联系。
我对孩子们说:“很多孩子从开始的不会到现在的会,首先要感谢的是谁呢?”
这些孩子很好引导,一下就知道应该感谢同学。
【反思】这个环节,我还可以改进的地方:用线段图的方式表示数学信息,这样在每一步的算理时,就更好理解。
还有一个毛病:我需要改掉我话语多的习惯,多一些时间,让孩子们去发现,去对比,去表达。高段教学,与低段教学有很多的不同,我需要更加细致,且更加淡定去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