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481276/7191cc9d4a6263cf.png)
壹
有一份心理学研究报告表明,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发挥出其能力的15%,其余的85%都还在沉睡中。
所以有一种观点说,能力大多都是逼出来的!现在我想说的是,能力也是可以“说”出来的!
人在困境的时候,多问几遍“为什么不可以”,多说几遍“我能”,往往就能克服困难,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来。
我真的相信,人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用之不竭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挖掘、如何利用罢了。如果你曾经看过《挑战不可能》,里面的很多神人,是不是都令你大开眼界,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你每天都能多说几遍“我能”,你也许就真的“能”了。只要你敢于去想,不厌其烦地去说,孜孜以求地挖掘潜能和刻意练习,你就会越来越有能耐。
贰
我看过不少伟人、能人、名人的传记或访谈,发现大多数人在没有挖掘到和利用好自己的潜能之前,只是一个毫不起眼,也不出色的普通人。
他们也曾为拮据的生活烦恼,为一点小麻烦而一筹莫展,有时还自卑得可以,连自杀的念头都有过。
但后来他们为什么都那么厉害呢?听听李开复的故事,也许你就能悟出一点道理来。
曾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说自己之所以得到数学“天才”的称号,源于一件偶然的事情。
李开复在美国留学时,有一次老师叫全班学生计算1/7、2/7等于多少,他不用计算,马上就回答出来了,结果大家都说他是数学天才。
但李开复说自己其实不是什么天才,只是因为他在台湾读书的时候就把那两个分数背得滚瓜烂熟了……
李开复半开玩笑又十分笃定地说,既然大家都叫我天才,那以后我就索性做一个天才好了!
看,就是那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一个普通人突然自信起来,并最终获得了人生的重大成功。可见暗示的力量有多大!
叁
本人也有过一个小故事,对我影响甚大,虽算不上什么名人传记,但也可以悟出一点心法。
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很差,就连大字不识几个的父母,都觉得我笨,根本不是读书的料。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拿姐姐的试卷叠纸板玩,发现她之前读五年级时的测试试卷竟然跟我们的一模一样,只是年份改了而已。
刚好准备期中考试,我便拿姐姐那张期中考试的试卷背答案,结果考了个满分,后来的几次都屡试不爽。
从此,我成为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奇才”,班主任就指定我为班长。从此“浪子回头”,一直到高考前夕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只是最后高考失手了而已。
而在发现姐姐那些试卷之前,我原本就是个问题学生,迟到早退、起别人外号,带头打架……于是罚站、冲厕所、到校长室受训、被老师责罚那是家常便饭。
所以,没有谁天生就是“劣等生”,只是有些人的时机还没到,还没触发出足够的潜能。
肆
暗示的作用确实大着呢,好的暗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坏的暗示,就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反派”影帝吴镇宇最喜欢跟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为什么不可以?”,他的“反角成就法”,正是应了他经常说的这句话。
但凡能寿终正寝的人,生命的长度是差不多的,所不同的是人生的宽度。而正是这个宽度,决定了你的人生是精彩或平凡。
能时时暗示“我能”的人,大多能活出自己期待的人生,因为跟自己说多了“我能”,就确信自己是真能,就能把潜能发挥出来。
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现状都不太满意,那你想过要改变吗?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你真的有改变的能力。
只怕你不敢想,或者连想都没去想。如果你真的想改变,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多给自己做积极的暗示吧——“我能”确实是真的能,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