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记

作者: 浔古 | 来源:发表于2019-07-21 14:21 被阅读0次

                      …… 浔古

                  …… 〈绪〉

                  ……〈观微〉

                  ……〈经世〉

                  ……〈有君无臣〉

                  〈绪〉

      近来读书颇杂,因樊树志先生,对明史竟略有兴趣,每到朝代末世,值得探究的问题也就俞多,有如两汉之际,唐末五代,两宋之交,明清之际,以至于清末民初。

      这些末世之际常有警世之言,以文士学风的转向总是随社会危机而转向,明人尚谈兵,在此有如宋人,这便皆受社會危局所影响。

      明清之际,是一个模糊的时间界限,而这一时期,对于明亡之因亦多有不同的见解。在初涉明史,时常痛恨于党争,但在现今看来,党争亡国论者,绝非如此。明一朝亡国,绝非受士风所影响,倘若真如此,有怎会有晚清的士风转向,明之经世源于两宋,清之经世致用源于明一朝。如今再看明清之际的学人有如王夫之、黄宗羲、顾言武等晚明遗老远非钱嘉学派所能比。梁启超先生说明代‘士习甚嚣’,常有诸生干政。尽管如此,亦可看出明朝一代文士的虎虎生气。由此观之,明亡之因绝非因党争而起,谢国桢先生《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自序》所言,明亡虽由于党争,可吾国民不挠的精神却表现于结社。明朝党社运动,亦是标志着士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自觉。

                〈二〉观微

      仅仅从现今所读之书,以求明亡之微。也稍加所读之书籍所感。

      接触明史第一本书来自于一本通俗读物,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中所解首要观点,在于政府效率,而张居正所行之改革,即在于提高政府效率,这其中所阻之处在于士人对于改革的不接受,其中有一句话所言‘张居正的改革,旨在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读书人这一群体。’关于张居正之评价在此不作赘述,然若无张居正之改革,断不会有后来的60年。

      此中明亡之因,一句话以言之:政府效率缓慢,以及常以道德舆论,掩盖法律之力。

      在由美国汉学家卜正民教授所主编的《哈佛中国史系列》中,从另一视野了解明一朝,这部系列的特点在于叙事性强,以及对于新材料、新史料的运用,不只是在于对政治史的演变探究,亦在于对生活史方面的探寻。但其中缺点则在于常引用一些边缘史料,于真正明史探究的正史探寻亦有较大差距。

      卜正民教授主编的元明部分,风格独特,读来颇有趣味,重视气候对于明代朝政之影响,有如万历时的旱涝,以及崇祯一朝的气候反常影响。

      其中之观点在于气候与明朝朝政的影响。

      从樊树志先生的《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中,有感于两难的处境,对外的战与和,对内的剿与抚。

      有感与内忧外患的交困,然实则,内忧外患在当时,实为小事。真正的严峻的却在于粮饷问题的极端严峻性。有如孙承宗所言:‘今天下急不在内外患忧,而在于农栗兵饷’类似的言论在有如卢象昇所言:‘通计各省情形,大率寇多于兵,兵多于食。有司一闻大兵且至,人人皆欲服毒投繯。将兵者皆希骥士饱马腾。’晚明更甚,如史可法所言:‘兵行最苦无粮,搜括既不可行,劝输亦难为继’。

                  <三>经世

        经世之学,实则源于宋之理学。而到了明朝,在于对有用之学的理解。

        明之有用之学在于任事,在于不虚谈,贵实效,所谓经世,有人言为近世“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

        然实则《皇明经世文编》所录之经世之文,多大谈经世,而毫无半点作为可言。有如陈确所讽:“《学》、《庸》二书,纯言经济,而世不察,谓言道之文,真可哑然一笑。”

        所谓经世之学,或者说有用之学,实为以仕所学,而非以学所仕。本应仕学之一,然因科举却将仕学分离,有如归有光先生妙解:“自科举之学兴,而学与仕为二事。故以得第为士之终,而以服官为学之始。士无贤不肖,由科目而进者,终身可以无营,而显荣可望。士亦曰吾事毕矣。故曰士之终。占毕之事,不可以莅官也;偶俪之词,不可以临民也。士之仕也,犹始入学也。故曰学之始。”便有言,得第为士之终,出仕为学之始。

        当经世之学跨于明清之际,在晚明遗老面前的难题便是仕何朝,致何世。这其中的抉择,有人选择归隐,有人愿做斗士,有人选择传道。

        在此,我更认可于传道这一道路。有如陆世仪所言:“昔武王访道于箕子,而箕子陈《洪范》,盖道乃天下后世公共之物,不以兴废存亡而有异也。”这一观点远为时人所不受,然国可亡,而道不可亡。正是这个道理。

        而仕与学的分离亦常造成的传统书生与实干政治家的误解,有如张居正之与邹元标。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有如明亡之书生谈兵而造成的误国论者。每读至于此,我常感怀于重道义而轻时势这一实际。此中“道义”与“国可亡,而道不可亡”是为不同的道。

        晚明之时的对外的战与和便是困于此,当谈和论者,皆为舆论所耻。于是乎,谈和则为叛国误国,唯有战方可展示国威,扬名于外,完全不考虑时下时势,以至于误国。

        有如此类,前有两宋,后有晚清。常痛恨于“重道义而轻时势”而作出的决定,不过依然是以天朝上国的姿态来处理战与和的外交难题。

        今日课堂上恰听的关于鸦片战争事宜,重道义而轻时势这一思想在晚清依然延续。这一思想与士大夫所接受的知识体系密不可分,以天朝上国的姿态,藐视万邦。常言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然实则,并非如此。早在明朝,就曾有过一次西学东渐,那一时期,由有如徐光启、利玛窦这些人将西学传入中国,在明一代早与世界市场有所联系。不过闭关锁国也的确不假。然官方可禁,而民间未必可禁。有如海禁俞严则寇俞多,禁则为盗,开则为商。

        至于清朝,士人学风在乾隆以及文字狱之下,已失去了明人议政的勇敢与果断。所存在的不过是藏于书斋的乾嘉一派学人。

        随着晚清社会危局的来临。士风开始转向,走出书斋,畅谈经世。然传统之思维观念仍难有所改变。

        天朝上国,盲目自大,不错!不过。若将其错归结于乾隆却是无道理的,在朝贡体制下的大清外交,马嘎尔尼所贡的奇巧技艺,在他国的朝贡中亦多有体现,这些奇巧技艺在乾隆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见怪不怪的。而在当时的大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完全不需要其他商品,自然若无后来的鸦片战争的爆发,小农经济下的自给自足体制依然会缓慢延续下去,所谓近代化。资本主义萌芽,可能也就只是萌芽。与外夷的贸易不过是朝贡体制下的赏赐。而英国却不甘于此,正常商品难启中国大门,与是也就有了鸦片走私。

        乾隆有其傲慢的资本,但到了底下官员,便会增加傲慢,到了60余年之后乾隆的孙子辈道光便会更甚,更是以一副泱泱大国的姿态雄据与世。然时下之士人以及道光早以不知,世界时局早以变了模样。

        一切对于对外外交的处理方式皆是以一副天朝上国的姿态去处理,有如强势禁烟之举措,有如强硬主张力战,一切诸如此类举措,皆为其“道义”,其“泱泱大国之颜面”,其“扬我大国之威”,有如此类不析时势而盲目抉择,只为其道义而依然误以为自己还是泱泱大国。

        由此观念而引发的外交笑话而引发的中国陷入近代屈辱的发展过程。此笑话有如:林则徐为维多利亚女王进言依然以大国姿态写信,甲午海战之时,李鸿章以一人之力而抗日本全国的情形下光绪及其师力求主战。

        和则为叛国误国,战则无论胜负皆为后人所称赞,这一内外逻辑之下的重道义而轻时势的判断之下,则是非皆定,褒贬皆定。完全再无其他选择。

        于是,鸦片战争在天朝上国姿态的外交处理下,在重道义而轻时势的逻辑下,力求一战以扬国威的心理引导下,而英国亦欲以武力以启中国经商之大门。战争的开端,便在禁烟与不可轻起边衅的矛盾逻辑下逐步演变发生,以至于鸦片战争的不可阻挡下开始。

        重道义而轻时势这一内在逻辑成为了一切形为的判断准则。

              <四>有君无臣

      关于明亡之因,常有“有君无臣”之言

    有如吴麟徵之言“亡于君之手十一,亡于臣之手十九。”甚至颇有讽刺意味的是顺治的批语:“明代亡国,罪由臣工,而崇祯帝非失道之臣也。”

      《明史》中记言,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究,然皆诸臣误朕。”此言在晚明以后流传甚广,在读书人中间,亦多有同情之言,再加之顺治之批语,有君无臣之言,流行一时。君无过,唯臣之过尔。

        在明一朝,持有君无臣论者不在少数,亦不止于明末。有如刘宗周之言:“本朝有君无臣,可为千古名良之慨。洪武坏于汪、胡。永乐坏于杨、蹇,终洪熙、宣德之世。天顺坏于李贤。成化坏于万、刘,终坏于严、夏。惟弘治君臣相得,君子满朝,号为极治;然平台议政,启沃无闻,识者犹有多恩少断、坐失良时之诮。”

      明亡之因,只听一人之言,是否真是如此?

      天下之才,自可供一代之用,又怎会乏才。王夫之所言:“国无人,焉则必亡,非生才之数于将亡之国独俭也,上多猜,则忠直果断之士不达”有天下即有天下之人,一世之人自足以治一世之天下。唐甄之言更是精彩:“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匡君治国之才,何世蔑有;世无知者,其才安施?世无君矣,岂有臣乎。世之腐儒,拘于君臣之分,溺于忠孝之论,厚责其臣而薄责其君。彼乌知天下之一治,非臣之能治也。天下之乱,非臣能乱也。治乱在君,于君何有。可谓,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gm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