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开源框架PyModel可以实现基于模型的测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使用方法。
Windows系统安装步骤
1、直接clone到本地目录:
git clone git@github.com:jon-jacky/PyModel.git
2、进入clone下来的目录中,在PyMode文件夹下,执行安装命令:
python setup.py install
安装到此就算完成了。但是每次执行测试命令先都得cd到PyMode\bin 目录下,执行命令pymodel_paths
然后才可以在这个windows终端中执行PyMode的各种测试命令。
比如cd到sample目录下的具体项目目录下,执行trun test 来执行示例中的测试。推荐查看samole目录下的Socket示例。
PyModel中包含的几个主要程序:pmt、pma、pmg、pmv
pmt:生成用例和跑用例
pmt的参数用法,可以在命令行中执行pmt -h 查看
pmt可以执行两种类型的测试:offline testing 和 on-the-fly testing
offline testing:测试的顺序和结果都是事先确定好的,一般的单元测试工具提供的都是这种类型的测试。
on-the-fly testing:需要Controllable actions(能被pmt调用到的:比如在Socket示例中的send_call和recv_call)和Observable actions(不能被pmt调用,是被被测系统调用,然后传回来。比如Socket示例中的send_return和recv_return)
pma:根据模型生成有限状态机(FSM)
pmg:根据FSM(通常由pma)来生成一个.dot文件,文件里是画图语言,后续生成图片用。
pmv:调用pma、pmg和dot命令,让分析和显示可以用一个命令完成。
怎么使用PyModel写测试?
1、实现模型程序:
示例:https://github.com/jon-jacky/PyModel/blob/master/samples/Socket/msocket.py
-
action函数:会定义一些action函数,表示系统的某项操作;
-
actionA_enable函数:返回True or False 定义某个action能被操作的条件;
-
state:一个元组,元素是被测系统的状态;
-
actions:一个元组,元素action函数;
-
cleanup:一个元组,元素是部分action函数,做清理操作用的;
-
enablers:一个字典,定义了action和相应action_enable函数之间的关系,当需要执行action函数前都得确保与之相对应的action_enable函数返回True才可以;
-
domain:一个字典,限制了各个action的参数取值
-
Accepting函数:返回True or False.定义系统是否处于可接受状态,在跑测试的时候测试结束条件可以用到。
-
Reset函数:重置状态
2.实现Test Harness/Steper/adapter
示例https://github.com/jon-jacky/PyModel/blob/master/samples/Socket/stepper_d.py
test_action:根据具体传入的函数名字和参数,在被测系统上做相应操作。
3.定义Observable actions
示例:https://github.com/jon-jacky/PyModel/blob/master/samples/Socket/observables.py
4.写执行具体测试命令的文件,比如叫test.py:
示例:https://github.com/jon-jacky/PyModel/blob/master/samples/Socket/test.py
主要就是调用pmt命令来执行测试
最后使用 trun xxx即可执行测试(xxx即4中的文件名称)。
另外还可以写一些限制和复杂的选择策略来丰富测试。
后记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模型的测试pymodel的具体使用方法,可以使用它来落地实现基于模型的测试,给自动化测试带来一些新的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