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初读拗口,再读糊涂,三读仍不知所云,而自己却能在无论多少个若干年后的重读第一时间马上找回当初心境,万般情愫穿越层叠的时空重回心间,所经所录所想恍然如昨。——在我看来,诗作者用考究而发散的文字边抒胸臆边隐细节地对自己某一刻心境予以记录,旁人读个大致意境、读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共鸣,也便是传说中的“朦胧诗”了。
1995-2001六年中学时光里,诗歌意味着我所沉迷的文学之全部。各科课堂上与任课老师一言不合,我便会神游到文字湖海之沿垂钓灵感,在任何可以写字的地方信手涂下几行诗句,多在同学间传阅后无心理会,少有保存至今的文字。此篇幸存段落曾经发表于家乡教育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文艺栏目,被同学抄录在周记本上,随同学留作纪念收藏至今的旧课本旧资料一同在高考后的废墟间沉淀成文物,又于17年后的某天不经意地破土。
换个时空重看,这的确是那个年代的文字——
喧宾夺主的九月不请自来
在我空泛的瞳孔里刻下怅惘
花掉整整一个季节耗尽炽焰
尾声里作鸟兽散后无人收场
一贯灵性的耳朵看不清残局
生来拙劣的视线偏听到真相
满树夏花正如一场雨般泄落
匆忙间被满地缤纷绊个趔趄
霎时的光景里才算了悟
这一季理应交与收割与冬藏
无声聒噪绕过双耳直扑胸膛
谁的灵感跳跃
谁的稿纸贪得无厌哗啦作响
谁的笔尖沙沙
谁的诗句连篇累牍用着点亮
什么点亮了穹荒的泪眼迷蒙
什么再点亮西风的呼吸苍凉
什么点亮了离人的背影萧瑟
什么又点亮寻者的脚步惊惶
触手可及这时空里的时空
穷其时时刻刻又角角落落
概莫能外延至那场针尖大意外
触发蝴蝶效应的一次背身转眸
细致到举手角度又或投足刻度
乃至台词语法的所有剧情流转
赖于心思缜密便可了然于血肉
所以一度失灵的耳朵偶然得见
下个注脚留在雾锁的巷尾街头
原是急雨又如夏花般乱入暮色
仰仗这一季硕硕比照圆其成就
蹩脚的故事总算寻得空档良机
粉墨登场时意气风发精神抖擞
要在雨季发霉再隐匿时光背后
故事里的人啊
诗意地淋雨在镌刻记忆诸地
步履蹒跚中凌乱了满地哀愁
夜幕合乎时宜地网罗欲念惶惑
失意过客迷失这一角岁月牌楼
自顾龃龉着潦草的未完待续
精致的独白恍惚间喃喃在喉
匠心后置升华主题的压轴段落
踌躇之余被眼泪抢断唯一出口
恰如穿行于玄黄间的绵绵淫雨
归来的刹那亦归于湮灭在狂流
血脉纵横处交织的未尽之初心
竟屈身于胸腔一隅泛滥成汪洋
自此
永失出口
1999.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