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虽好,却因为太烫,不是每个人都能喝下去的。
一向就很反感现代人写的鸡汤文,因为这些鸡汤不仅不是方法论,解决不了问题,有时甚至还增加了问题。也不知道是现在的每个人都这样写,还是我“鸡汤”喝了太多,我自己的文章写写也就写成了“毒鸡汤”。
那是不是古人的鸡汤能够更少些呢?
在我看来,古人的鸡汤也有,不过倒是很少有那么多添加剂。更多是以各种简洁凝练的方式流传于世。或者就像家风家规一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眼前就有一个现实:稳定的工作成为一个避世之所。往往因为恐惧,就选择了相对安全感,固然就放弃了其他可能性。可可能有无限可能,安全只有一种可能。惧怕不确定性导致了多数人只能“安乐死”。
我们来简单对比一下现在人和古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不确定性的。
现代人常说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于是经常鼓励我们要多做“反人性”的行为与思考,才能解决人性的冲突与矛盾。像身边许多有为人士一样,他们通过同人性的斗争,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就。
所以经常要提倡——拥抱不确定性。
“与其等待改变,不如自己改变”,这是去年一次线下活动一个朋友的分享,不知道他是不是根据英特尔两位传奇总裁摩尔和安迪格鲁夫的一段对话提炼的金句。既然我们已经预见能够预见到的未来(确定性的结局),为什么要坐以待毙?
前些年流传一个文章,甚至还出现在我们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中,大概的意思是描述一种鹰在成年之后,衰老的它会自行将尖喙,锐爪,钢翼毁掉,让其重生,度过一段痛苦的自残时期,换取绝云气,负青天,翱翔蓬蒿之间的可能。
换一个角度来说,世事难料,谁能说确定的结局就是确定的结局,不确定的结局就是不确定的结局了?民间谚语凝结了无数前人智慧,中国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谚语,也有“未雨绸缪”“晴天补屋”之说,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暗含了一个观点:提前为应对不确定性做好准备。
有的时候不愿意写文章,就是因为古人基本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现在做的是嚼舌头的工作。古代没有互联网,没有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他们的社交很局限,闲暇时候自然也有更多的时候思考人生,反思和总结了很多关于人生的智慧。可现在的人,物质生活虽然富足,却疲于奔命,忘记了思考和总结,平均智商的增长不能拯救思想的贫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苦恼的时候多向古人取取经,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思考加动笔,往往两个小时左右就写成了,可因为当时思维天马行空,逻辑上有很多混乱,很多时侯意识里为了避免“认知失调”,写完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错误。这就需要隔三差五的回头来整理,别看文章本身只有八九百字,习惯了微博格式,就发现这里面就多了好多主题,讲了好多事情,却前后不一致。所以改文章比写文章需要更多的功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