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没有早点读书学习84:合理索取
今天我们探讨的小理论是“合理索取”。曾有一位读者留言表达了这样的困扰:
“我是个不太善于表达需求的人,一直遵循着尽量少向他人索取的原则,觉得主动要来的就不够有意义。尽管我深知自己应该勇于表达需求,但始终无法做到,也不清楚如何做出改变。”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人们在合理的范围内向他人寻求帮助或满足自身需求本属正常,但为何有些人却难以启齿表达需求呢?我们在抵触索取时,究竟在抵触什么?
探究对索取的抵触心理:
- 抵触被他人左右
当表达需求,向他人索取时,实质上赋予了对方选择答应或拒绝的权力,对方还可以自主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回应。这种失去主导权的情况可能导致表达需求的一方感到不安。例如,在两性关系中,双方可能都因担心丧失主动权而犹豫不决,不愿率先表白。
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需求常常被满足的人,尤其在孩童时期得到父母充分关怀的人,更能适应暂时失去主动权,这与他们对他人的信任及自我价值感息息相关。他们相信自己的需求多数情况下会得到响应,即使偶尔未能满足,也是由于自己表达不清,而非他人的不愿配合。
反之,有人则认为他人通常不愿主动满足自己的需求,即使对方答应了,也会认为其中有妥协成分。他们倾向于在对方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时,才会相信自己的需求得到了真诚的关注,但同时认为这种情况并非常态。
-
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
那些认为“别人主动给予才算数”的人,往往对人际关系持有过于理想化的期待。他们希望他人能洞察自己的内心想法,期待亲密关系中的对方能积极主动地满足需求。然而,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无人能随时随地洞悉他人内心,这样的期待既不公平,也会给他人带来沉重负担。一个愿意倾听并积极回应你需求的人,已经是优秀的伴侣或伙伴。 -
害怕被贴上弱者标签
有些人担心主动索取会使自己显得软弱或能力不足,害怕被他人轻视或认为自己缺乏竞争力。 -
担忧索取附带条件
有些人深信他人不会无偿提供帮助,认为索取就意味着将来需要偿还同等代价。他们内心认定所有事物都有附加条件,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无条件帮助和善待。 -
文化观念的影响
我们的文化传统崇尚谦逊、奉献和含蓄,对主动索取持有消极态度。因此,即使一个人在争取正当权益,也可能被贴上自私、急躁或计较的标签。这意味着,当我们主动表达需求时,往往会面临道德上的不利处境。
不善于索取者与过度索取者之间的“共生”
无论是以上哪种原因,不善于索取均体现了人际关系中权力分配的一种现象。每个人都倾向于在关系中占据更多权力,同时在道德层面上占据优势。索取与付出的动态平衡是权力争夺的核心。
这里要提及一种特殊情况——“依赖共生关系”。在这类关系中,一方过度付出却又不敢或不愿表达自身需求,而另一方则倾向于过度索取。这种不健康的关系最初用来描述酒精成瘾者与其照顾者之间的互动模式,照顾者坚信自己是唯一能帮助对方的人,并甘愿付出一切代价。现在,依赖共生关系泛指一方长期充当救助者,而另一方则完全依赖救助者的情况。
救助者往往需要通过不断的付出和被依赖,来抵御被拒绝或被抛弃的恐惧感,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感和满足感。他们将扮演“拯救者”角色视作关系中的核心需求,尽管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然而,这种过度付出并压抑自身需求的行为并不能真正使他们在关系中占据主动或获得满足感,反而可能阻碍对方的成长,同时自身也无法实现真正的满足。
如何科学地索取?
-
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首先要认识到,不索取并不能增强自己在关系中的控制力或彰显力量,反而会导致更多的困扰和痛苦。 -
明确他人不具备读心术
我们不应期待他人能从细微的言行举止中猜透自己的需求,而是需要明确、直接地表达,这样才能让对方准确理解并给予回应。 -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在提出需求前,要弄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为何需要,这样才能在表达时更具说服力,也更有可能得到满足。这包括但不限于:明确需求内容,理解需求背后的动机,设定需求的优先级,以及准备好在需求无法立即得到满足时的备选方案。 -
向合适的人索取
有针对性地向可能愿意并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提出诉求,可以提高成功率。 -
如何有效地表达需求
成熟的互助关系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在提出需求时,应站在对方角度思考,说明自己的需求合理性和对对方的潜在益处,确保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益。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共赢思维”,直截了当地提出需求,并展现对对方利益的尊重与兼顾。 -
不必畏惧被拒绝
表达需求时,要有勇气面对可能的拒绝,要知道不提出需求就等于默认了拒绝的结果。记住这句话:“不开口问,答案永远是否定的”。
综上所述,今天我们所探讨的核心是:有需求就要敢于表达。通过明确自身需求、理解他人的立场、找准合适的对象、有效沟通以及勇敢面对可能的拒绝,我们可以学会科学地索取,从而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起更加健康、平衡的合作模式。
今日电影推荐:《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2014年中国大陆正式上映
豆瓣评分8.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