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它绝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而是直接决定正和负的因子。
我曾经不以为然,认为努力生活,好好工作就可以了。后来饱尝抑郁的折磨,甚至厌世的情绪都不断升起。
后来,也慢慢明白,思维方式真的很重要。也不是自己想的什么自欺欺人,阿Q精神似的肤浅简单。
前些日子,我翻开朋友送的那本《秘密》,读了半个小时,文字组合到一起之后,形成了五个大字“吸引力法则”。
什么是吸引力法则呢?
简单而言,就是你想要的东西最后都能实现。
乍一看,有点扯,再仔细看,嗯真的很扯。其他人的心灵鸡汤吧,还要委婉地表示地说下。《秘密》这本书,却直言不讳,赤裸裸展示这个道理。
我同大部分人一样,对心灵鸡汤是极度抗拒的,不说深受其害吧,至少经常被带跑。
我后面没再继续看下去,《秘密》那本书被我扔到飘窗台上,逐渐遗忘。
为啥扯到那本书呢?
因为,稻盛和夫在《活法》中,也提到了这个概念,当然他说的比《秘密》要委婉一些。
“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你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
《活法》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脑子一下突然变得无比好用。
那本我最爱的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也在说这个道理么?
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牧羊少年奇妙之旅》
然后,我将扔到飘窗台那本吃灰的《秘密》再次拿了出来,决定不再带着抗拒和成见阅读。
与此同时的,我也将《吸引力法则》这本书加入了微信读书的书架,利用上下班通勤的时候阅读。
当抛弃成见,放下抵触之后。越发觉得,这个道理不负“秘密”这个称号。
二
当然,这件事后来我想了下。
带着以往的经历或者说成见去接受新的知识,也确实如同地心说横行的时候要接受日心说一般。
成见让我忘记了一个事实,就是,为何这么多成功的人在说这个道理?为什么畅销书中都反复提及这个道理。
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也提到了,他把肯定变成了笃定。
前不久,在书店看的那本《穿越冰海的女孩》,虽然没有明着说这个道理,却也通过希丽寻找她妹妹的故事穿插了这个道理。
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金刚经》里面说的。但是,为何又要教世人念佛拜佛呢?
是不是很矛盾?
和《活法》、《秘密》等这些书提的这个道理一样,一边说着,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整个宇宙都会来帮你,转头又说,要摒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
我一直也觉得矛盾,非常矛盾。曾一度,我放下过自己的信仰,然后摆烂。
后来,也许是机缘巧合,明白了为何心灵鸡汤那么多,道理那么多,可是能成功的就那么几个。
这就是所谓的信愿行。
三
信,指的是相信,它在第一位。所以,信愿行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是一个阶梯。不然,为什么不叫,愿行信?或者行愿信?
很简单的道理,都不相信,何谈其他的步骤?
《活法》其实也算一本心灵鸡汤。但是,他没有某些毒鸡汤那样花言巧语,更或者,稻盛和夫本就是一位成功人,成功人说的道理,自然从根本上来说,都会先入为主觉得他正确,不是那些名不见传的人说的。
虽然,大部分都说的是一个道理。
所以,相信这个道理真的很重要,何况是这么多名人都在说,反复说。难道他们集体来诓骗众人?都商量好了?完全没这个必要吧!
就好像吸引力法则一样,那段时间,我找不到意义,找不到人生方向。抑郁,厌世反反复复。我极度想找到一个解脱之法,找到一个意义。
每天都想,做梦也想。
于是,各种不同的意义都出现在我的身边,我一个一个去尝试,去接受接纳。
直到,我无意间翻开了这本《活法》,紧接而来的就是《秘密》,《吸引力法则》等等。然后,以前总觉得自己忘记了的书,都纷沓至来,突然将好多知识链接起来。
那么一瞬间,就像自己想通了什么,虽然偶尔还会负面情绪,但是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四
所以,大部分教人成功的书,第一步就是阐述一大堆事实,目的就是得教人相信这本书说的。如果,不信,那书中再多的道理都是扯淡。这本书这就可以不去看了,或者说无缘,也可以说浪费时间。
所以,《活法》这里说的,如同其他书说的一样。首先要深信一个道理。
宇宙的最根本的法则就是会让一切都变得和谐,所以,坚持自己想要的,并笃定一定会实现,只要是正向的。那么,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助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