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复盘六月

复盘六月

作者: 茈情岢待 | 来源:发表于2022-06-30 15:07 被阅读0次

            又是转瞬即逝的一个月,六月的离去,七月的到来总是给人一种承上启下的感觉。一月二月寒冷,三月四月温暖,五月六月炎热,然后,七月八月沿袭着炎热,九月十月继承了温暖,十一月十二月如既往的寒冷。

            整个六月有很多事情需要总结,可突然发现又有很多事情没必要总结。因为,对我来说,六月的生活和五月的生活几乎没什么区别。也好像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我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工作、阅读、写作、健身了。

            按照惯例,从阅读开始,没有每天的输入,也就没有每天的输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亦如此。

            整个六月份读了五本书,杜鲁门·卡坡蒂的《圣诞忆旧集》、伯纳德·舒兹的《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彼得·考夫曼的《穷查理宝典》、罗伯特·麦基的《故事》、艾·里斯、杰克·特劳特的《人生定位》,而在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故事》,其次是《穷查理宝典》。《故事》一书中的一句话,我现在想起还心生感动——电影是生活的比喻。我发现,那些真正能触动到你的认知,即使仅仅看过一遍,也能牢牢的记住。然而,对于一本书来说,看过一遍之后,99.99%的内容都会遗忘,可这也并没有妨碍那些嗜书如命的人,因为,他们很清楚“若是能掌握一本厚厚的书里面的一两个认知,看这本书所耗费的时间,也是划算的,也甚至是超值的。”

            自问一句“为什么会是《故事》让我爱不释手呢?”   

            自问自答 “因为,人人都爱听故事。”

            追问“为什么人人都爱听故事呢?”

            答“可能故事里面有我们自己的期待。”

            我觉得是如此,故事之所以比单纯的理论说教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更具体,即仿佛我们能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感觉到它,而抽象的理论说教却只能让人昏昏欲睡。

            此外,总是有一种好奇心诱使着我们去“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们就是想知道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也总是在期待导演给予我们不一样的结局,这似乎就在映射我们的内心,终日麻木的重复着吃饭、工作、睡觉,现实中找不到的刺激与变化,只能去故事中找寻。

            有了每日的阅读输入,于是,在每日输出的时候,我似乎就轻松了许多,因为,我总是可以从作者的种种见解中匹配到我的生活与思想。

            一个月有三十天,我也就输出了三十篇文章,有些满意,有些敷衍,但是无论怎样,在我看来,写作的过程真心大于结果。在一天中的一个多小时接近两个小时的写作中,我彻底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所谓的心流也好,沉浸也罢,总之,无论身处地铁亦或是卧室,若是你问我如何快速与这个世界隔绝,那我的回答一定是——写作。

            输入或者输出都离不开一个最最基础的东西,那就是健康的身体。与五月不同的是,在六月,我把健身时间由下午改成了晚上,地点依然是在户外,方式依然是慢跑20-30分钟。虽然,一个月接着一个月的健身,但是,我并没有因此瘦下下来,体重和四个月前甚至和五个月前相比都没什么区别。那是不是由于此现象,我就要从我的健身方式或是其它什么方面找找问题呢?我很轻松的说“不会”。因为,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当我工作、阅读、写作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十足,反映在睡眠上也是一样,整个六月,我总是倒头就睡,即便我的睡眠一向很好。

            要说工作,我只能说“相比五月四月三月的我来说,六月的我更加忙碌。”可是,我喜欢这种忙碌,忙碌让我感觉我存在的价值感很高。而真正忙碌的日子似乎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七月和八月,我只能早起一会,再早起一会,把准备工作做完善,再把准备工作做完善,我就像一列不断提速的火车,一月二月的我是绿皮车,三月四月的我是快速车,五月六月的我是特快车,而到了七月八月我就要变成高铁,而只有我最清楚我的工作,它要求我只能是高铁,必须是高铁。

            最后,我多大了呢,1990年2月出生的我已经32岁,生活问我“你是否焦虑呢?”我毫不迟疑的答生活“肯定焦虑啊。”可是,我反问生活“焦虑不就是让我把你过好的动力嘛?”生活回答“那认为你是就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盘六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pc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