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回听说“巨婴”这个概念的时候,天灵盖一紧,简直造词神啊!惊艳凿凿。
后来有个辞职了去下海的资深妈妈,在朋友圈感慨了一下,看了这本书很多事情都明白了……我是个勤奋好学保持积极乐观好奇心的单身大龄女青年,面对这位成功教条式的资深妈妈,肯定是要去膜拜一番的。一搜,武老师这本《巨婴国》我居然都没来得及瞥一眼,它就下架了。深深汗颜。
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还好各种小道门路是非常充沛的,给我搜到了现成版,可我手头上正要读的书实在铺出来了,于是机巧的弄了个朗读软件。三分之一的《巨婴国》都是在上下班漫漫长路上听完的。
只是刚听完第一章的时候,我就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突然就很想跟谁反驳一下书中武老师的观点。到了公司第一件事搜了搜武老师的资料,大概是年纪大了后真的不太适合读这类心理论的书,看完武志红的简介我就更想反驳了。身为一个资深心理学专家,如此草率轻言武断论证,真的好么?
中国亿万万民众,爱好美食集体主义,怎么就成了口欲期肛欲期的巨婴佐证了。集体主义那是身为目前地球上最高智灵,食物链顶端生物——人类,一路生存发展而形成的共同意识。至于美食,不消说,并非中国人只爱美食,而是中国人勤劳、智慧,善于发掘这方面的特长。其实说到底也不外乎于穷。
我身边很多朋友,包括我,喜欢旅行,喜欢阅读,喜欢观影,喜欢尝试新奇的事物,潜水滑雪跳伞攀岩速降,还有喜欢摄影和做陶罐的,但都成本巨高。当我们停歇下来的时候,就经常坐在一起聊天交流心得和体验,光坐着也挺无聊,就吃吃喝喝,勤劳的孩子甚至愿意亲自动手做,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
待到下一波,我们的口袋丰腴,精神饱满,我们还是要前行的。大家彼此之间的照顾并非理所应当,而是惺惺相惜。而在武老师的书中,我简直一切都可以把它往“巨婴”身上套。
包括婆媳矛盾,妈宝男,女性负罪论。明明早就是父系当道,连男人自己都承认的,到了武老师这里又回到了大母国了。感觉武老师就是穿越而来的,并且将他时代的东西硬生生代入现代社会,居然还有追随者,甚是惶恐。
后来我越听越害怕,忍不住去知乎寻求了下共同感(这大概又是武老师论题中的巨婴吧,管他呢),陶飞同学的类比让我不由得会心一笑:
这就跟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是一个套路,他能把一个正常人忽悠瘸了,靠的是什么,就是把你的毛病无限放大,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有没有感觉到你身上的某个部位跟过去不一样了?”
“我没有感觉什么不大对劲,我就是觉得我的脸越来越大”
"这只是表面病症,你知道你的脸为什么越来越大吗?“
……
“因为你小的时候崴过脚”
“没有啊我崴的是这肢啊”
“……转移了!”
而且点赞排在第一的琳子的回答,我终于是放心了。广大吃瓜群众并不傻,并没有被忽悠,虽然套路有点深,但大家都意识到了——还是个套路。
还有一点我深觉知乎群众的神识非常强大。武老师自己发生了错乱。他的职业令他接触了太多错乱的人群,作为心理师他不得不切身的体会他们,便也不可遏制——严重时甚至是不可逆反的陷入了他们,有许多心理师最终自杀,其实并非毫无道理。很敏感的人,陷入一段错乱时间太常了,便不可自拔了。
很多经历或许并非作者自己的,可是作者把它们都当做是自己的,也就认同了,偏偏他的功能是屈治愈抚平这些经历中的错乱,也就把自己逼得,更加荒唐了。
“巨婴”是个很好的形容词。我认为它是一个形容词,我对整个词的理解是,“像巨婴一样的……”。可是武老师为了体现这个词,硬生生掰出了一本书,强入自己的经历——事实上也并非他个人独立的经历。就乱了。
能够从此书中找到答案的人,自然是好的,找不到答案反而困惑,我觉得也实属正常。至于那位我心目中的Super 妈妈,我真心希望她不是被误导,或者更可怕的——她是真正从里边体会到了什么。
它下架了。我忽然觉得好庆幸。我看过李宗吾的《厚黑学》,鸡汤文的《当下的力量》,虽然也有反感,却没有这么明显,大概确是我不适吧。年纪大了,还是念些平静的书。
我在公司看古龙的时候被另外一个部门老大抓到,他嘲笑我,古龙的书我三岁就看完了。我笑了笑,古老大的书我从三岁开始看到现在。依然在爱。
这本一直是大爱,有一部新版的不知为何又不播了,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