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秦苏州

先秦苏州

作者: 一苇杭之03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23:37 被阅读0次

相传商代末年,周君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古公亶父认为昌有兴王业的才能,想把君位传给季历再传于昌,泰伯、仲雍了解了这一意图后,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逃避到当时被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

从泰伯起十九传至寿梦继位称王(公元前585年),随着吴国的崛起,梅里(今无锡县梅村)的都城已日益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了,而位于太湖东北岸的苏州,由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寿梦二十五年(公元前561年),正式将都城迁至苏州。自此,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国。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池,另姑苏山由吴王阖闾建姑苏台得名自此。后越国灭吴,并于公元前379年将越国都城迁到姑苏。战国时期,公元前248年,楚国春申君受封于吴,并以苏州(吴墟)为首邑,为苏州的发展作出贡献,苏州至今有地名黄埭和位于苏州古城王洗马巷内的春申君庙纪念他,并把他作为苏州的守护神供奉在城隍庙内。

.伯仲之间(难分伯仲,不分伯仲)

      比喻两者不相上下,难分高下

伯仲叔季,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一般来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但是对于吴地百姓来说,说到伯仲之间,都是指商朝晚期,渭水河滨的周族兄弟泰伯和仲雍。

泰伯奔吴的故事:《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文王。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

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那时正值武王战胜殷纣,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相关文章

  • 陈博士说园林| “姑苏台”——吴王宫里醉西施(上)

    先秦园林那些事儿(29) 【园林趣谈】 14.“姑苏台”——吴王宫里醉西施(上) 姑苏台又名姑胥台,在苏州城外西南...

  • 《先秦》

    混沌出生,盘古开天起, 生民懵懂万物初调理, 黄帝垂衣复有天下治; 三代圣朝时, 旱涝初得饱, 尧舜求贤, 大禹治...

  • 今天不想说话,分享一篇文章《召公谏厉王弭谤》

    先秦的作家,佚名;先秦的事儿,真事。 《召公谏厉王弭谤》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

  • 学习小结

    这半个月的时间,我基本都沉浸在先秦文化里,空闲的时间在读先秦,写的是先秦,在简书上读到的也是友友们写的先秦,我好像...

  • 小柳中国文学史学习记6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三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先秦文学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

  • 穿越先秦文明之旅

    一个月的时间,我基本都沉浸在先秦文化里,空闲的时间在读先秦,写的是先秦,在简书上读到的也是友友们写的先秦,我好像沉...

  • 先秦:先秦史概述(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在中华文明史上,人类已经脱离兽性,开始文明的创造与繁衍,是从周朝开始的。 先秦历史的...

  • 先秦:先秦史概述(二)

    接上一篇文章:先秦史概述(一) 一、从权力的组织形式定义历史 研究历史(正史)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要研究权力的组...

  • 先秦小记|先秦的脉络

    首先,先秦就由三皇五帝时代开始的。先秦可不是一个朝代,而是秦朝以前的朝代的集合体。就先说三皇五帝时代吧,三皇五帝时...

  • 先秦小记 | 先秦初印象

    先秦,采用广义的记法,也就是从有史记载直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以前的历史时代。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早期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苏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tk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