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世界变化真快,各种消息满天飞,不管你在不在乎,也不管你接不接受。只要你打手机,各种摧荐满天飞。但是我想掌控自己的生活,对于可能的影响我是拒绝的,当然也可能全造成一定的偏见。
比如,有时,偶尔点开头条新闻随意地看看,当然会选自己喜欢的看。可点了之后,之后的推荐几乎是清一色你喜欢的内容,而看不到其它的内容。
开始,觉得,当你想要的东西出现在我面前,你是高兴的,它节约了你的时间、精力,又满足了你的需求。但是,时间一长,它会给你带来错觉,以为这世界就是这样,你想要的这世界都能满足你。
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了问题,我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正如电影《黑客帝国》所说的,你以为虚拟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因为大脑觉得是真的。
大脑为什么觉得是真的?因为相信。正如网络热门事件,当你看到别人拍的视频或写的文章,然后基于他人所提供的信息选择了相信或不信。
相信是因为别人提供的信息恰当好处地构成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进入了你内心,并形成了信念,所以你相信了。而不信是因为与你相信的冲突了,并且会伴随着情绪的产生。
无论信与不信,都是由于相信的东西不一样,这也是所有的问题来源。
怎样解决呢?
首先,是识别,并且不作判断的识别信念的边界。
就如沈巍事件,在下判断信与不信之前我们是否思考几个问题,以确定信念的边界。
其一,摄像头拍摄的世界是全部的世界吗?问自己这个问题是要明白:镜头中的世界永远不等于真实的世界。镜头中世界只是真实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问自己才会思考镜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样才会搜集更多的看不到和想不到的信息。
其二,持摄像头拍摄的人是什么目的?想要通过传达的信息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是必须思考的,因为他人可能只是给你看,他想要给你看的东西,他不想给你看的却一概看不到。
其三,从沈巍本人看其语言模式和他的行为表现。比如,他说他在做垃圾分类,那到底有没有做呢?识别的方法就是问他有没有做出啥成果?
当有做深入思考时,就可以慢慢地解绑信念问题,就如沈巍事件那样,相信彻彻底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信者觉得他是大师,而不信者觉得世风日下。
这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是我们相信不同的东西造成的,与事件本身无关的。
就如各种App推荐,其实也就是要你相信他推荐的是真实的,你也相信他是真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