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的双眸
我难忘父亲的那双眼睛,那双目送我离开故乡,前往远方的双眸。每次离别,我总能看到那份熟悉的眼神,眼神里,有不舍,有期待,更有祝愿。
有本叫《目送》的书中说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诚然,天下之父母,大抵一样。父亲也是一次又一次地,不厌其烦地做着如是的目送:站在马路的一边,目送我拖起行李箱,转身而后坐上开往远方的客车。他目送我的背影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无从确切得知。但我却很是清晰,很有感触地记住了这分别的每一幕。
打从农村出来,开始走向县城,接着走向市区,而后去了省会,最后出了省,到了离家数以千里的远方…。十来年,一晃而过!在这不长不短的青春的征途中,已难以确数有几回父亲的目送,但是,每回的目送,却一遍又一遍地加深了我的记忆和感触。而这些记忆和感触,放在岁月的酒窖里一年接一年的酿,却分明地增长起来了它们的温暖和力量。
一开始,在县城中专读书,因为离家近,每每隔三差五,三天两头地,想回家搭个到镇上的班车,一下子也就到了。后来啊,到了远方,以及更远的远方之后,我回家的频率就从一两个月一次,到一学期一次,最后竟至于现今的一年一次。“物依稀为贵”这句话,可以说通行于精神和物质这两个世界维度,随着回家次数的减少,父亲目送的双眸里分明投射着不同往日的温度。这温度,就像是不远处渺茫的歌声一样,既给予我感动,更赐予我鼓舞!
这是怎样的一种目送啊,又是怎样的一对双眸呢?我忽然发现,我不能找到合适的语句来形容。但我分明地感受到了一阵炽热的温暖。
每次的目送,都发生在车来车往的马路边。两边的车辆,飞快地奔向属于自己的目的地。我和父亲,把车停在路边,看向对面的马路。我们是静静的,偶尔才会从彼此的口中蹦出三言两语;静谧的这一边和喧哗的那一边,形成了以马路为界的不一样的两个世界。我和父亲,平时话不多,交流也是比较短促的,但话虽不多,很多时候,投射过来的一抹眼神,就包含很多很多了。
我们就这样,在大部分的静默的时间中,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数着最后的再一次分别的时间。远远的,车来了。这时候,我就开始再次理理行囊,连背带拖地,等着车子过来,就跨上去。
车子一如往日的,慢慢地在我的身边停了下来。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再次分别的时刻终于还是很快地到来了。我带着行李,爬上车。等我在车上安定了下来,把头回望过去的时候,我发现了依然伫立在马路边目送着我的父亲。这时候的父亲,就像一座雕塑一样,静静地,默默地目送着他的儿子再一次走向远方。
车子无情地快速向前奔走,不一会儿,父亲的身影就缩成了一个小黑点,最后完全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费力地睁大双眼,想要再捕捉一下父亲的形影,想要将雕塑一样的父亲多留在我的视线一会儿,但我发现,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徒劳。父亲的身影彻底消失不见,我转回头,不觉眼睛已湿润。
我和我的父亲又一次分别了,分别在喧闹的马路边。我坐着客车去了远方,他又骑着他的摩托车,回到那个宁静的小山村。我们确乎是属于两个不一样的世界。但是,我还是久久地难以忘记,难以忘记那一双目送的眼眸。
在我往后的生命中,还会有很多很多次不一样的出发与抵达;但,我父亲那饱含深情的目送的双眸,我又能再得几回见呢?想到这,不禁一阵悲戚,不由得地再次回想起那一双目送的双眸……
或许,在无常的人生里,一份牵念,就是一座精神的港湾,可以让我们抵御岁月的风刀霜剑。这样的牵念,有时候是一句话,有时候是一对眼神,有时候,也只是脑海里的一个模糊的形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