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的队伍,回到田柱子家,已经快八点了,正好是吉时。大家陆续从马车上跳下来。作为“押车”的大弟弟李大力,没有下车。再来之前,李老太太已经交代过,必须要等给了红包才能下车。如果红包给的太少,也不能下车。这边王宝赶紧把姐姐田老太太早上给包的红包二十元钱,递过来。李大力接过红包,看看金额,达到了母亲交代的金额要求,才肯下车。
下车后,开始放鞭炮。年轻人嘴里叼着烟,点了两挂鞭,小孩子们跑前跑后的看热闹。脸冻得通红,留着鼻涕,捂着耳朵,他们好像比新郎新娘还兴奋。
田老太太和田柱子的爹田福从屋里迎了出来。王宝引导这李荣,说,“叫爹,叫娘。”李荣有点不好意思,低低的声音,叫了句,“爹,娘。”
“哎,哎。”田老太太高兴得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赶紧给了红包。
田老太太又对李富说,“亲家,赶紧进屋吧,这外面冷。”大家也是被冻得厉害,都陆续的进屋。本来田老太太还担心儿媳妇会比儿子着急进屋,抢了儿子当家作主的位子。没想到,李荣并没有和田柱子争,只是默默的跟在田柱子后面,一前一后进了屋。这下子田老太太的心放下了。这个家以后肯定还是自己儿子做主了。
进了屋之后,新娘新郎要见见家里的长辈,给长辈点烟。田家是个大家族。之前,没有大事,大家也基本没聚在一起过。李荣之前也仅仅是过端午节和中秋节来过,不知道田家的家族人居然这么多。最年长的是田柱子的爷爷,今年七十多了。和田柱子的老叔田荣一起生活。田柱子的父亲田福排行第二,上面的哥哥早逝。田福下面还有三个弟弟,田柱子的三叔田青,七叔田柏,老叔田荣。这个是田家大家族排名。这几叔叔现在也都各自有各自一大家子人。媒人王宝一一给李荣介绍,李荣一边称呼着,一边给点烟,不会抽烟的,给倒茶。这算是一一认识过了。田家老太爷,田柱子的爷爷今天尤为高兴。今天是自己大孙子大喜的日子,自己七十多岁了,身体还硬朗,再坚持几年,估计还能见见第四代,见见重孙子。田老太爷见到孙媳妇给点烟,他接过来,马上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包了20块钱,递给了孙媳妇。李荣不肯收,田老太爷说什么都不答应,必须让李荣收下。最后是田柱子代李荣收下了这个红包。
这边,田老太太招呼着亲家的人,赶紧上炕暖和一下。不一会儿,摆上炕桌,饭菜就陆续要上了。一般情况下,娘家的人先吃。李荣家来了十几个人,桌了两桌。大家坐好,小年轻的,忙乎着上菜,上饭,倒酒。流水席就开始了。娘家人吃完,媒人王宝就张罗着,拍马车把人给送回家。接下来是来道喜的亲戚朋友吃了。今天到了几十口人,一直忙乎到下午两点,大家才吃完。人陆续的回家了。
本来,要是村里其他人家结婚,小年轻的肯定要闹哄到晚上七八点,闹了洞房,才会收兵回家的。但是,今天这对新人,田柱子和李荣,一个比一个老实,不爱说话,平常几乎不跟别人开玩笑。小年轻的也觉得这俩人无趣,禁不起开玩笑。所以,没到黑,大家就都陆续的回家了。
田柱子和李荣站了一天,到晚上,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呢。田老太太心疼儿子,看大伙儿陆续走了。就给俩人成了两碗饭,又添了点菜,让俩人赶紧吃点。
“谢谢妈!”李荣感激的拿着碗,望了望田老太太。
“谢啥,以后一家人了。结婚后好好过日子。互相体量,柱子嘴笨,你多担待点。”田老太太说。
田柱子默默的拿着碗,吃着饭,啥也没说。
吃完饭之后,家里的人又坐了会,聊了聊天,就都回家休息了。
三天之后,是回门的时间。田柱子拿着田老太太给准备的礼物,两包果子,两瓶酒,带着新婚的媳妇李荣,去岳父家。
这次,他没有让母亲代劳。这次,他和李荣一起走在去李荣家的路上。这次,他还是没有说什么话。田柱子走的很快,李荣有点赶不上田柱子了。没办法,只能说了句,“你能不能慢点。”“嗯,好的。”田柱子放慢了脚步。之后又是一顿静默。静默,这是这对夫妻后面多年的相处方式。很多话,不用说,只需要做。做就可以了,互相的关怀,互相的付出。
回门当天,李荣没有选择在家住,只是吃了个中午饭,他就和田柱子回家了。回门后,这个婚礼也算是正式办完了。从此,田柱子和李荣,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家庭,若干年后,这两个人之家会成长为二十个人的大家庭。他们会从吉林一个偏僻的农村,走向城市,走向只能在收音机里听到过的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