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余华的《活着》之后给我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语言简单直白、直击生活中的现实,将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思想体现出来,但简单的语言背后往往又蕴含着许多的象征意味。其中最明显的则是中华名族在抗战中的所经受的苦难折磨,以及百姓在这个时期之中的水深火热,在社会底层的挣扎和自身对生活的向往。
就题目“活着”这二字而言,在我看来,有两种,一种是肉体在现实生活中活着但这种活着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精神灵魂已经没有了,那么这个人跟死了也没什么不同了,另一种则是一个人的精神还活着,即使老天爷对你不公,自身命运的不平。仍要坚强好好地活着,并且要积极地活着。应该是对所有美好的事物保持着关怀和肯定的“活着”,而不是整天流下悲伤软弱的泪水,得过且过,无所事事。我想这便是余华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活着在肉体上或许是忍受煎熬,但在精神上是享受生活,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那一份活着忍受下去的动力所在。“活着”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源于喊叫,也不是来自物质生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先生用福贵自己的一生去描述他的言语中怀着的是幸福,他的回忆平静而温馨,他的生活不平静而返璞归真。那是由他的媳妇和孩子带来的深切的安慰。用福贵自己感受讲述生活,以福贵的第一人称刻画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余华先生这样写的目的是要读者的切身感受,能够更好地代入小说的情节之中。仿佛自己就是福贵,让读者能够有着自己的感受。福贵先享受生活后被生活所折磨,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淌着眼泪的微笑比同情、悔恨、仇恨更让人刻骨铭心。
福贵用一生见证了一段动荡的历史。一个地主家的阔少爷,家产百余亩土地,整天吃喝嫖赌,无所事事,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福贵的父亲叫着孽子,将家里的田产地产全部输光,活活的将自己的老爹气死。在洗心革面下定决心好好生活时,却不幸被抓去充军,打内战,终于熬过了这两年,被解放军俘虏放回了家,女儿因生病变得又聋又哑,后来又遇到了土地改革,觉得可以安稳过日子的时候,却在生活压力的压迫下送掉了女儿让儿子上学,之后又遭遇了人民公社、大跃进等一系列事件,将福贵折磨的苦不堪言。到最后文化大革命来了,儿女都死了,什么都离他而去了,一家八口人死去了七个,最后只余一头老牛为伴,死去的七个人没有一个是寿终正寝的,全都是死于病痛与战争之中,成为了五六十战争革命年代的牺牲品,而最终的凶手是生活。作品用福贵的一生,为人们讲诉了福贵生存的那个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与背景,其中有残酷的战争对人生的践踏,残酷的现实对人们的压迫,战争时期生活的动荡不堪。福贵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不尽意,我们应该做的是在经历了许多挫折不堪之后,获得坚持活下去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忍受。
在阳光正浓的树荫下,福贵黝黑的脸灿烂的笑着向我们讲诉他这一生,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剩下他一个人,只余这一头老牛相伴。但福贵仍然在用自己乐观的方式继续演绎着生活的坚韧,没有去抱怨生活的不公,没有流露出痛苦、悔恨的负面情绪,反而是在爽朗开怀的笑声中流露出平和亲切的情怀。以一种坚忍平和的角度去注视人生,以微笑来化解内心之中的苦痛,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世界。福贵最后的返璞归真,使得他最后能够静静地坐在树下心平气和的向他人讲诉自己一生的经历,宁静而祥和。
在这段动荡的日子里,福贵只是老百姓之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在一次次的灾难生离死别叠加压迫之下,只能忍受着生活的磨难,坚忍的活着。眼睁睁的看着周围鲜活的生命死去,充满了心酸却无可奈何,这就是生命脆弱易逝,命运的变化无常。人命如草芥,说没就没了。但我们的祖先曾经都这样的活着,活着就要去忍受,我们就要像福贵一样,即使万劫不复却依然挺立着脊梁骨,笑对人生。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张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