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和头等舱的距离

你和头等舱的距离

作者: 威乐河湾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22:31 被阅读0次

    最近,“阶层固化”一词特别火。

    很多人都在感叹:阶层上升通道的大门即将关闭。

    其实,自古以来,每个朝代都有阶层固化。但无论阶层怎么固化,总有5%的穷人可以突围而出。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

    01

    我家楼上一哥们特别好玩,

    他最近读了热门文章《阶层上升通道的大门即将关闭》后,

    便经常开长辈们玩笑。

    爷爷来玩,他就怼爷爷:

    “你当年干嘛去了?咋不参加红军?

    要是你当年参军,我家至于这样吗?”

    爸爸来玩,他就怼爸爸:

    “你当年干嘛去了?咋不下海创业呢?”

    要是当年你下海,我家至于这样吗?”

    前几天,我在电梯里碰到他,

    他感叹:“现在阶层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了。”

    寒门难以出贵子,这倒是事实。

    北京大学副教授刘云杉做过统计:

    80年代,北大学生三成出自寒门。

    90年代,寒门比例开始逐渐下滑。

    2000年后,寒门比例仅占一成多。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证实了这一现象,

    他们用49年跟踪了一群不同阶层的孩子,

    最后揭露了一个残酷事实:穷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02

    为什么穷人无法摆脱贫穷呢?

    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

    但都没有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直到十年前,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找到心理学家沙菲尔:“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吧!”

    经过十年调查研究,他俩终于找到答案。

    穷人无法摆脱贫穷的罪魁是——稀缺心态。

    何谓稀缺心态?

    就是“越是稀缺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

    我家邻居王阿姨就是这样,

    由于她家经济条件不太好,

    所以她买菜特别喜欢折腾,

    去小区门口新世纪超市一看:

    “生菜一斤要三块五,太贵。”

    于是,她坐六站公交去沃尔玛,

    “更贵,四块钱一斤。”

    于是,她又坐七站路去永辉,

    “三块钱一斤,太好了。”

    她买了5斤,乐呵呵地回家了。

    折腾半天,扣去车费,还倒亏5毛。

    穆来纳森说:“人们的视野会因稀缺心态变得狭窄,形成管窥之见,即只能通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

    也就是说,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

    03

    穆来纳森和沙菲尔提出了“带宽”概念。

    所谓带宽,就是指一个人心智的容量。

    如果这个带宽老是被一种稀缺心态所塞满,

    就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印度克延比都蔬菜市场很是繁荣。

    这里,生活着一群很穷的小商贩。

    每天清晨,他们会向富人借1000卢比,

    然后去进货,卖完可收回1100卢比,

    而晚上,他们要还给富人1050卢布。

    也就是说,他们一天的收入是50卢比。

    其实,只要小贩不把这50卢比全花掉,

    每天省下5卢比用于第二天进货。

    由于复利效应,他们只需要50天,

    就不用再去借这1000卢比的本钱了。

    从此,他们收入就会节节攀升,

    这样美好的结果,几乎是触手可及。

    但是,没有一个小商贩这样做。

    “他们天天就那样重复着,分出利息达九年之久。”

    穆来纳森说:“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稀缺心态会严重影响认知判断能力,

    认知判断能力大幅下降会导致短视。

    也就是说,一个人穷着穷着,就会变傻。

    04

    一位富人想帮一个穷人致富,

    那年冬天,就送了他一头牛:

    “好好用牛耕作,秋天就能脱贫了。”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

    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

    穷人的日子比以前过得更加艰难了。

    穷人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救急,剩下的可以下小羊,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吃完一只羊,小羊没有生下来,

    日子又艰难了,便忍不住又吃了一只。

    穷人想:“这样下去不行,不如把羊卖了买鸡,鸡很快就会下蛋,鸡蛋一卖,日子可以好转。”

    可等不到鸡下蛋,日子又艰难了,

    于是,穷人又忍不住杀鸡吃。

    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想:“致富是无望了,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春天,富人带着种子来到穷人家,

    却发现牛没了,而穷人正在喝酒。

    “活该受穷。”富人一跺脚走了。

    穆来纳森说:“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用来进行自我控制的心智资源就会很少,所以容易变得非常冲动。”

    稀缺心态会严重影响执行控制力,

    执行控制力大幅下降会导致冲动。

    一个人穷着穷着,就会变成冲动的傻子。

    穷人就是这样陷入穷的恶性循环的:

    稀缺金钱→注意力集中到钱上→大脑浮现各种与钱有关的事,变得冲动失去控制力→心智带宽减少→做出错误认知,做出错误决定→放大对于钱的稀缺心态→恶性循环。

    05

    很多人喜欢这样说:

    “如果我有钱,我会比马云做得好。”

    “如果我有钱,绝对比王思聪厉害。”

    其实,未必。

    长期陷入恶性循环的穷人,

    即便偶尔暴富,也会很快变成穷人。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做过一个调查:最近20年来,欧美彩票头奖得主,5年之内,破产率达75%。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虽然有钱了,但行事还是穷人思维。”

    我有位朋友,创业发了,

    买了别墅,把农村父母接了过来。

    从此,我这朋友就头大起来。

    “最热的天,爸妈也不会开空调。”

    “爸妈经常从外面捡一堆破烂回来。”

    “家里囤积着各种各样的垃圾袋。”

    …………

    尽管他家存款千万,但父母依然扔不掉穷人思维。

    阶层固化,其实来源于思维的属性。

    你的思维,决定了你在什么阶层。

    穷不可怕,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才可怕。

    06

    如何才能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呢?

    第一个:把重要的事情强行拉入管道视野。

    哈佛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人生影响跟踪调查,

    对象是一群出身环境和智商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理想,生活没有目标。

    60%的人理想模糊,生活目标模糊。

    10%的人有理想,制定了短期规划。

    3%的人有理想,制定了清晰的长期规划。

    25年后,这群人的生活状况很有意思:

    那3%的人,因为一直有规划地朝着人生理想迈进,所以最后几乎都成了社会顶尖成功人士。

    那10%的人,因为不断实现短期目标,最后成了社会的中产,做了律师、工程师、企业主管等等。

    那60%的人,生活在社会中下层,没什么特别成绩,就指望孩子将来有出息。

    剩下27%的人,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成天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这个调查说明了什么——不同的人生规划,让每个人拉开了距离。

    所以,要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就要强行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道视野——制定清晰的人生规划,短期的长期的,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它。

    贫穷的韩信为何能忍受胯下之辱?

    因为他有坚定不移的人生大理想。

    正如苏轼所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07

    专栏作家李刚讲过一件趣事:

    几年前,他老婆想买一套学区房。

    他一算存款,连首付都不够。

    于是建议:攒点钱再说吧!

    当然,最后胳膊没能拧过大腿,

    老婆东挪西借,硬是把首付给付了。

    结果才过两年,房价就翻了倍。

    李刚高兴得不得了:“幸好买了。”

    论理财能力,李刚远在老婆之上。

    “我有十几年投资经验,再复杂的金融工具,我也一清二楚,而她连买个银行理财产品还要问人家保不保本。”李刚说。

    但这件事,李刚一开始就陷入了穷人思维。

    “我没有思考学区房是不是一个必须而且合理的目标,而是首先考虑钱够不够。”

    这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区别:

    穷人思维的特点是量入为出,

    富人思维的特点是目标导向。

    穷人思维买房,首先考虑:我存款有多少,月收入多少,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

    富人思维买房,首先考虑: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

    如何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

    第二个:建立目标导向思维。

    正如李刚所说:如果一个目标是合理的,就不能以“资源不足”为理由,去否定这个目标。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做事原则。

    08

    青年作家李尚龙讲过一个故事:

    他刚上大学时,宿舍一同学特抠门。

    有一次,李尚龙手机没电了,

    便找这同学借电话打给家里。

    打完,李尚龙把电话还他,转身出了宿舍。

    哪知此同学追了出来:“给我五毛钱。”

    李尚龙以为听错了:“什么?”

    此同学非常认真地说:“你刚才打了两分钟,给我五毛钱。”

    李尚龙翻了翻皮夹:“没零钱。”

    此同学脸色有点不爽起来。

    李尚龙说:“要不这样,午餐我请。”

    此同学脸色舒展来开:“好。”

    但从此之后,李尚龙便和此人再无交往。

    没过多久,一宿舍的人都和此人闹僵了。

    大学毕业后,此人三年内换了七次工作,

    因为太过斤斤计较,每个单位都不待见他。

    李尚龙说:“他穷的,不仅仅是家庭条件,他穷的,更是视野和格局。”

    他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其实吃了大亏。

    穷人缺钱,看起来是因为资源不够,实际上最要命的是穷人心态。

    也就是:越是穷的时候,越是在乎钱,越是在乎钱,就越是影响视野和格局。

    如何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

    第三个:越是穷的时候,越是不能在乎钱。

    不明白这一点,很多事情及规划都无从谈起。

    09

    我邻居,买菜折腾那个王阿姨,

    去年在地摊上给孙子买了双运动鞋,

    耐克的仿款,便宜得惊人。

    一周后,孙子从学校回来,脚肿了。

    “鞋子材质不好,不透气……”

    去医院,医生诊断是真菌感染。

    结果一治,最后花了700多元。

    王阿姨后悔得直跺脚:“早知道就买正品了。”

    这就是穷人思维——忽视“冰山成本”。

    何谓冰山成本?

    就是看得见的成本,往往只是极小部分。更大的成本,藏在看不见的水下。

    忽视冰山成本会有一个后果——占小便宜,吃大亏。

    贪图劣质鞋便宜,结果损伤了脚。

    贪图劣质食品便宜,结果吃坏了肠胃。

    贪图劣质服装便宜,结果没穿几回就扔了。

    …………

    最终,付出了比买优质产品多得多的成本。

    穷人的钱很多都耗费在了这样的冰山成本上。

    如何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

    第四个:花钱时必须重视冰山成本。

    一心只想着省钱,往往是在浪费钱。

    不要因贪小便宜而吃大亏。

    10

    我童年一直生活在农村大院,

    院里有位彭姓人家,生了三个子女,

    当时打疫苗,已经开始收费了。

    彭家为了省钱,就把很多疫苗也省了。

    结果幺女儿得了小儿麻痹症,腿跛了。

    借了几万元治腿,结果还是无力回天。

    每次看到她,我都特别心痛。

    “就因为父母为了省一点点钱,这个妹妹一辈子都被耽误了。”

    这就是穷人思维——忽视身边随时可能发生或必将发生的重大变故。

    比如,重大疾病的发生。

    比如,意外伤害的发生。

    这些重大变故一旦发生,

    可能一下就会将我们打回“解放前”。

    如何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

    第五个:要规划“余钱”。

    就是不管你生活有多拮据多困难,

    一定要抠出一点余钱来未雨绸缪。

    比如,买几种必须的保险。

    比如,该打的疫苗一点要打。

    …………

    如果你只关注眼前利益,很可能赢了一时,但输掉了整个一生。

    11

    企业家凌军讲过他公司两个员工的故事。

    两个员工是他同时招录进来的同班同学。

    刚毕业时,两人都缺钱,

    于是就把房子租在了北京五环外。

    每天上下班需要四小时,很是累人。

    凌军就建议:“你们可以在离单位近点的地方租房,虽然贵一点,但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员工马骏听了,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

    员工张萌没有,他觉得:“太贵了,不能浪费钱,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三年后,马骏工资翻了两倍。

    “我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到了学习上,

    三年努力,我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证。”

    而张萌呢,三年工资只涨了800元。

    他很后悔:“我目光太短浅了。”

    如何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

    第六个:要规划“余闲”。

    把余闲用在自身素质的升级上——比如读书计划、技能培训等等。

    穷人之穷,往往是双重匮乏:既缺金钱,又缺时间。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规划余闲,

    必要时要像马骏一样学会用钱置换时间。

    12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都有阶层固化。

    但无论阶层怎么固化,

    总有5%的穷人可以突围而出。

    因为他们跳出了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

    电影《1942》里,逃荒路上。

    张国立演的地主说了一句话:

    “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

    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那时候咱再回来……”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

    “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

    然后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

    但只要有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

    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百万富翁。”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在什么阶层。 

    我们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

    附: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

    上周一大早,从北京首都机场飞上海,刚好与我香港的合作伙伴Liya和她老公同一班飞机。

    那天早上首都机场特别拥挤,机场像春运,排队换登机牌,排队等过安检,我到机场就比较晚了,看这架势再这么排队下去就要误机了,而应急通道也排满了人,说还要再等十分钟,焦虑得不行。

    我电话Liya问你们到了没,怎么没看到你们,她说她们走头等舱通道,现在在候机厅吃早餐。我说我擦你们太爽了,和乘务员说下千万别让飞机飞走了啊,别落下我不管了呀。

    当我拖着箱子一路奔跑到里面,一脸狼狈地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甩我一眼故作鄙视的眼神,说:“你怎么想的呀,脑子进水了么?以你现在的收入,居然不坐头等舱,要不要这么抠门。”

    我们一起登机,她左转前往头等舱,我右边通往经济舱,突然想起很搞笑的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头等舱和经济舱的距离。

    而这次的差距,却不是因为钱的差距。

    因为起得太早赶飞机,飞机上犯困,我平时都在飞机上码公众号文字,而这次实在太困了,但坐着睡又不舒服,想着Liya此刻在头等舱躺着美美地睡觉,突然就很想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现在明明确实坐得起头等舱了,为什么从来没想过去坐头等舱。我也明明知道现在时间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排队只能干着急,为什么脑子里却没有念头要坐头等舱来节约时间,好像长期脑海里的思维就是——头等舱和我是没有关系的。”

    到上海后,我们坐在去市区的专车上,我和她说了我的想法,她笑着说,以前她也这样过;你现在收入升级了,但是消费观念还没有完全升级。或只升级到了初步阶段,还停在原来一年赚10万的思维。

    她和我说她当年调到新公司后,拒绝公司配的司机,说这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为什么要麻烦别人。公司的人就和她说,你错了,公司花这么多钱雇你,你的时间是不完全属于你的,你的时间是很贵的,如果浪费在开车这些低效率的事情上,是在浪费公司的钱和资源,是不道德的。

    原本觉得份内的事,从经济效率角度,变得不道德了。但我们都知道谁是对的。

    观念的转变比收入的转变,要难很多

    以前搬家的时候,父母舍不得扔掉那些衣物,虽然以后一般都用不到,但他们宁可让这些无用的东西占据着几万一平米的空间——因为以前穷过。

    长辈吃饭的时候,明明已经吃得差不多够了,却不舍得剩下,硬是尽量光盘,虽然知道多吃无益,还要花更多时间运动消耗——因为以前饿过。

    这些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埋藏在当年的基因里,血液里,控制着我们这些年成长的思维习惯,让我们做出现在客观上已经不合理的选择。

    我们现在的决定,其实都是被过去绑架。我们之前的思维模式和对世界的认知,就像一个思想的牢笼,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维定式。

    就像当年我刚开始做香港保险业务的时候,那时候觉得谁一年能买个5万美金就算是大客户了吧,想谁会花这么多钱买保险呢。但后来接触的高净值客户,他们买的数额,经常刷新了我的认知,开始明白原来有钱人可以这么有钱,原来几百万在他们眼里算零花钱。

    再进一步说,这种思维,其实比牢笼更可怕。如果是牢笼,我们至少还有挣脱的欲望,想看外面的世界,而这其实是一口桎梏的深井,我们就是底部的青蛙,看着头上的那一圈天空,甚至觉得这就是世界的大小。以你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揣摩好像其他人也应该是过这样的日子。

    所以打工者思维,即使换一份工作,也往往还是选择当高级打工仔;领薪水的人,很少会想到有一天要发薪水给别人。

    在游戏规则里玩耍的人,很少会想到自己要去制定这个游戏规则。连续创业的人,一般也都回不到打工者的身份。

    都是宿命。

    你的思维决定了你在什么阶层

    富的人继续富着,穷的人也只是在挣脱贫穷。负债的人继续加杠杆,存钱的人继续埋在银行,这个和收入没关系,只是思维方式;所以阶层的固化,来源于思维的属性。

    细思极恐。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几乎固定的思维方式,如何改变。

    虽然我的有些旧观念还很桎梏,但其实这两年自己的思维方式,很多方面已经和过去有天壤之别了。

    我个人的经验是,思维的颠覆需要巨大的人生转变,也许是被放置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也许是收入的突然暴增或锐减,也许是职场的大起大落,也许是四周圈子的迭代。

    总之,就是给你带来颠覆性冲击的概念,把你冲出原来的思维框架。

    年入10万的时候,你恨不得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节流就是开源;年入几百万的时候,你开始想着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花时间。

    以前,钱是贵的,时间是贱的;现在,时间是最贵的,钱是最不值钱的。

    家庭式小作坊的时候,你自己是老板,同时兼销售,会计,为了节约成本恨不得把自己逼成全才,等规模大了后,明白做领导最重要的事就是招到最优秀的人,没想过自己要多专业,只要找到最专业的人才。

    我现在自己建团队招人面试的时候,也经常会感慨,他们无法理解我们这个平台未来的价值,他们看不到未来更大的画面。他们还停留在一份工作只是为了拿工资养活自己的生存欲望,所以缺乏内在动力,所以激发不出更大潜能。很可惜。

    大多数做的事,总是缺乏想象力。

    你把这事想得太小了,你要想得再大一些,想得远一些。

    保持发展和进步,不要在乎其他

    我承认自己是个比较偏激的人,在做分享的时候,经常讲一点就是要尽早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完成原始财富积累。然后就会遭到质疑,说我太世俗了,太物质了,接下来说我变了,变得太功利了。

    而说这些话的人,往往都是自己还没有赚到第一桶金的;而达到相对财务自由的人,一般都同意我这个观点。

    一个人不能在同一个状态下待太久,这样就不会发生裂变,不会有大突破。

    就像你是卖时间挣钱,还是用资本挣钱,在两个不同数量级的收入时候,你所有的思考都会改变。就像用户量是一千,一万,还是十万,一百万,一千万,所思考的战略,都不是同一层面的。

    创业的时候,速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当速度起来迅速达到一个规模后,很多之前那些小规模阶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因为你的速度,变得不再是大问题,甚至会自己消失。

    发展的速度就代表了上升的势能,势能就是信心,就是未来,就是希望。

    我还是那个观点——慢,是慢不出一个美好未来的。

    Liya香港的公司这两年先后拿了保险牌,放贷人牌,信托牌,外汇兑换牌,证券牌,企业融资牌,资管牌等等,恨不得就是全牌照金融公司了。他们做顶层设计和架构,他们是做平台思维。而去年的我,根本理解不了这些,我还停留在做内容思维....

    而今年的我,想法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和头等舱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wn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