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与读《水浒》有一个很大不同,体现在“钱”上,读《水浒》处处可以看到“钱”: 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史进为王教头送行,一出手就是一百两银子相赠;第二回鲁智深、史进、李忠三人结识,为救金家父女鲁智深拿出身上的五两银子,但觉得有些少;鲁智深使的兵器是一柄62斤的水磨杖,这是他花5两银子打造的,《水浒》中的英雄们可以说处处离不开“银子”: 打点官差狱头要“银子”,犒赏兄弟要“银子”,收买人心、行走江湖以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都离不开“银子”
同样说的是英雄,《三国》里却不怎么涉及“钱”, 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只是偶尔提到与“钱”有关的事,大多是说粮价如何飞涨的,比如一石粟涨到“三十万钱”或“五十万钱”,或者说买一个怎样的官职需要花多少钱,但在三国之中也发生过一件因为借钱差点导致的命案。
曹洪是曹操从弟,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于荥阳兵败失马时,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其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洪击退了张郃、高览的猛攻。汉中之战时,与曹休在下辩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曹洪的战绩来说在三国时代虽然不是最出名的,但是还是能拿出手的,也因为如此曹洪积累了大量财富,曹操曾发起调查,使本县县令评官吏家财。当时谯令平曹洪赀财与公侯之家相等,曹操便叹道:“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意思是曹操感叹曹洪有钱。
曹洪虽然有钱但曹操的公子曹丕年轻时向他借钱时候,曹洪拒绝借钱给曹丕,按照道理说曹洪不借钱给曹丕也没有什么不对的,毕竟钱是曹洪自己的,人家有权利自己如何处理,但偏偏曹丕这个性格与曹操不一样,曹操虽然疑心重,但对于得罪自己的人,曹操还是能原谅的,曹丕却小心眼,对曹洪怀恨在心,登基称帝之后,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并且将曹洪所有家产都占为己有,群臣前去说情,都没能奏效
幸好此时卞太后尚在,在责怒曹丕无用之后,威胁曹丕皇后郭女王,如曹丕执意处死曹洪,她便会要求废黜郭女王的后位。经过郭皇后的百般哀求哭谏,曹丕才极不情愿的释放曹洪,但依然废他为庶民。卞太后又为曹洪请言,曹丕才归还曹洪的家财。
经历过一番生死之后,曹洪认识到钱多还是没有帝王权利厉害的,上书给曹丕认错道谢,指出自己行为不检点,且像豺狼一样贪得无厌,没有才能却依靠曹氏宗亲的身份被委以重任。本应斩首示众的,却蒙受皇帝天恩浩荡免于一死,自己惭愧至极但有没有勇气自裁谢罪,要拜倒在城门口表达自己对皇帝的感谢,一个已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的曹洪,居然能在奏疏当中写出这样肉麻的话,让人读起来不免觉得恶心且有点好笑。
不过就在同一年(226年),曹丕便驾崩,曹洪被废没多久便又迎来“重生”。明帝曹叡即位后,马上任命曹洪为后将军,并改封乐城侯,赐食邑千户、位特进,四年后又进拜为骠骑将军,对他极为优宠。曹洪在此后六年时间里安享“退休”生活,再无性命之忧。太和六年(232年),曹洪寿终正寝,谥号为恭,在魏帝曹芳在位时又从祀于曹操祖庙,可谓功成名就、千古流芳。
网友评论